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例高、资源相对短缺、生态持续退化、环境相当严峻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农业大发展再次面临道路和模式的新选择。“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刷新了我们的发展思维,因为它的核心就是研究生态、生产、经济三者协调统一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近几年,中央把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放在一切工作之首,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从2004年到2006年,连续三个一号文件都事关“三农”,足见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发展“绿色农业”,意义十分重大。为了使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绿色农业”的有关情况,“两会”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著名农业专家。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人们对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议论颇多,认识不尽一致。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从储户参加储蓄的动机看储蓄与消费的关系。群众参加储蓄的主要动机(这里我们将为支援国家建设而储蓄这一共同目的暂且不论),一般有以下几种:(1)将集中的收入存入银行以应付日常分散的生活开支,(2)收入较多的时候将其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以备收入少的时候用;(3)通过储蓄形成较大的购买力来购买耐用、高档消费品或修建住房;(4)为将来某个时候集中花钱做准备,如婚丧大事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参加储蓄是为了均衡消费,为了增加和丰富将来的消  相似文献   
3.
1984年年末流通中的现金量比1983年来约增加47%,实际增加的发行量约为年初计划的3.15倍,比从人民银行建行到1978年三十年的总投放量还多18%以上。对1984年的货币流通形势应当怎样估计?今后应当采取什么对策?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点粗略看  相似文献   
4.
李茂生 《财贸经济》1992,(12):40-43,5
在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探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前景及现实对策,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现实对策范围很广,下面我仅就其中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一个问题,即通过政策资源共享将股份制和股票交易推向全国的问题提出一些不很成熟的意见。一、从经济政策也是一种资源谈起70年代末期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使人民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面对全国普遍的贫穷,我们不可能齐步走,一下子都富起来。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提出了让一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财政学界,每当财政关系要有比较大的调整,要对财政体制作较大的变革时,学者们都要对财政基本理论讨论甚至争论一番.  相似文献   
6.
论新阶段深圳特区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李茂生,柏冬秀邓小平特区建设思想在实践中最璀璨丰硕的成果,就是被外国人称为中国创造的世界童话─—“一夜城”深圳的崛起。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深圳已初具规模,它进一步发展已不可逆转。但深圳今后的路如何走,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改革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模式的转换与金融改革的必要1.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个多世纪以前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及信用关系命运的推论作了教条式理解,否定商品经济,结果是延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虽然客观上否定不了,但扭曲的认识导致我们试图超前按产品经济的设想组织社会经济的运行,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推行封闭式的半自然经济半产品经济的社会经济模式,窒息了商品经济的勃勃生机,以至我国经济的货币化迟迟未能完成,更谈不上进入金融经济阶段。  相似文献   
8.
1.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 2 0余年的风雨历程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战关头 ,在进入这个将给我们伟大民族带来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新世纪之初 ,对迄今为止的改革进行一番认真的总结 ,指出今后的路应当如何走 ,是极其必要的。从 1998年下半年以来 ,总结和展望改革的出版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金融改革方面也是如此。在众多研究中国金融改革的出版物中 ,应当说不乏佳作 :它们或对过往的改革历程有如数家珍般的精彩陈述 ,或对旧体制的弊病有鞭辟入里的分析 ,或对未来的改革有令人鼓舞的憧憬……可谓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而就我所接触到…  相似文献   
9.
10.
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同成立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执政仅62年就使一个积贫积弱的周家和平崛起,这在世界政党史上是罕见的。有人将十一届三中全会比作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将毛泽东贬归王明、博古者流,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才走上了富强之路,否定了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为使同家富强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进展。这正应了一句名言: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