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章认为分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但随着需求型经济时代的来临,一种以“融合”为名的新经济模式正在逐渐兴起.这种变迁具有必然性,并且给建立在分工基础之上的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包括贸易基本形式的演进、贸易得利的均衡分配以及贸易功能充分发挥。为适应此趋势,我国应该协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建设跨越国界的“大流通”。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其增长方式的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均为研究热点。我国目前的贸易增长方式积弊甚多而亟待变革,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但传统的贸易增长方式的相关研究仅限于生产领域视角展开,既忽视贸易价值创造,又片面倾向于国际贸易,不利于研究细化与深化。所以,有必要详细阐述国内外传统研究视角的共性及局限性,并提出在“贸易即流通”的大前提下将研究视角转变至流通领域,针对贸易本体的流通过程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能耗是决定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向来不属于高能耗产业,但若与发达国家比较,则能耗水平仍显偏高。在美国已确定进入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负增长阶段时,我国产业还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能耗总量的上升阶段。这无疑反映出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突出差距,需要采取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技术设备、规范行业管理、推进绿色制造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5.
目前,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在全球范围仍在继续演进,产业集聚大量创新要素,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但国产智能手机却表现出一些与全球趋势不 相符合的发展特征,在产品定义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市场渠道建设方面受 到消极因素影响,面临着过早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危机,有可能提前引发产业 衰退,在全球长期竞争中失利。  相似文献   
6.
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其转变势在必行。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贸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而我国也正处于“双盈余”的特殊局面之中且贸易顺差过大。因此,将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视为先导和关键有着必然性与可行性。传统的研究视角均从生产领域出发,但基于“贸易即流通”,完全可以沿着优化流通过程、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思路,在出口与进口相协同,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协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相协同中,通过流通技术、制度、组织的创新来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条件下动态联盟问题的研究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动态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联盟形式、伙伴选择和联盟管理的技术讨论上,各有偏重角度。而动态联盟实际上是传统企业战略联盟在信息化改造下的结果,本文试图做出一个从时代背景出发,不是以技术而是以概念来确定动态联盟在信息化条件下研究范围的讨论,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主要包括信息化环境、信息化资源和信息化产品。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中国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颋  韩耀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5(1):20-24,44
怎样发展经济,才可以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机遇,更关键的是要选择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本文以资源禀赋结构理论为基础,对赶超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做出比较,并通过对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论述了中国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理由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中,流通日益表现出其联结供给与需求的中介作用的重要性,本文从狭义商品流通入手,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作为基本立场,将流通过程纳入“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之下,通过对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的比较,界定了现代流通成本的内涵,然后进行了不同时期下宏观流通成本与微观流通成本的区分,最后分析了流通成本在供应链内的具体构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