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敏  武一 《特区经济》2005,(11):62-63
一、市盈率的实证分析对市盈率度量的简单方法是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其中加权平均法有股权加权平均法和市值加权平均法,由于其难度和工作量太大,本文根据研究目的,以算术平均法加以粗略计算。由于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市盈率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为考察方便,特  相似文献   
2.
王莉婷  武一 《珠江经济》2005,(12):21-27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本文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0~200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5个代表性经济指标,即GDP、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进出口,运用统计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即使在经济发展总量居全国第一的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很严重。本文对广东省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空间经济理论的对象与基本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以资源配置方式为标准,将经济学划分为要素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前以资源的要素配置规律为研究对象;后以资源的空间配置规律为己任。这一分类标准的提出及其演绎,对加强资源的空间配置规律研究与应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晓青  武一 《珠江经济》2005,(12):43-49
深圳在广东省物流等级体系中处于一级中心,物流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香港的物流业发达举世公认.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两城市存在着合作的契机.2003年CEPA的签定无疑为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空间、本文从CEPA下深港的两地合作.分析了深圳建成重要物流枢纽中心的可行性以及深圳物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英  武一 《特区经济》2011,(3):27-28
文章通过引用2003~2008年广东省县域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县域潜力进行量化测量,得出各县域潜力得分.给出了县域潜力排名.然后根据五年来各县域潜力的发展趋势,分析各县域的潜力特性,挖掘各县域经济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7.
袁嫄  武一 《珠江经济》2006,(5):18-24
本文依据“点一轴”理论,通过聚类分析,将广东省21地市的物流发展规模划分为三个等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物流等级分布是以广州、深圳分别作为全省物流配送中心和沿海各地市口岸物流信息处理中心的双核心,通过佛山、东莞这两个二级物流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全省其他地市物流业的发展。通过聚类分析,本文还发现:广东省物流中心分布具有向“弓箭型”的空间格局发展的趋势。若以沿海14个城市为“弓”,则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为“剑杆”,香港为“箭头”。  相似文献   
8.
深圳在广东省物流等级体系中处于一级中心,物流业己经成为深圳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香港的物流业发达举世公认,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两城市存在着合作的契机,2003年CEPA的签定无疑为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空间。本文从CEPA下深港的两地合作,分析了深圳建成重要物流枢纽中心的可行性,以及深圳物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武一 《财经科学》2001,(5):102-104
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对各类经济主体和地方政府的意义是显见的,研制这类走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的判断;二是依据上述判断运用宏观调控原理演绎出的政策组合,由此得出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趋势,做到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县域竞争力排名揭示全省67个县域当前的成长状态。除传统的制度、政策、资本等条件外,本文着重考虑了当前资源禀赋、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和科教文卫等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并将它们纳入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据此,给出了全省2003年至2008年间的竞争力排名、期间位序趋势线类型等,并对这些类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