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6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市场疲软的深层原因关于市场疲软的原因,人们已经从居民储蓄大幅度增长、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过度压缩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作了许多实证分析。我们认为,这些方面还只是市场疲软的表层原因,而不是深层原因。其深层原因主要是下述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
1988年以来紧缩的总体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以今年3月份调低贷款利率和彩电价格为标志,始于1988年9月的经济紧缩度过了艰难的第一阶段历程。有目共睹的成果是:扶摇直上的物价基本得到了控制、供求矛盾有所缓和、结构调整有了机遇。但是,市场疲软、库存猛增以及流动资金紧缺又构成了一组新的矛盾。更为棘手的是,1989年物价上涨率比1988年只回落了不到一个百分点,而GNP增长率却猛降了6.9个百分点、大面积失业与大幅度开工不足并存、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1988年下降6.3%、1989年财政赤字95亿元,突破预算21亿元,且1990年还有扩大之势,如此等等,在十余年的改革中都是罕见的。宏观政策面临两难选择:放松银根,7000亿元的结余购买力虎视耽耽;继续收紧,财政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和评论了业已形成的三种主要房改思路,并在其基础上提出分、售、租同步推进的新设想。作者把目前30亿平方米的城镇国有存量住房2/3界定为职工产权,1/3界定为国家产权,提出向每个职工分配应属于他的那部分住房产权,按微利价向职工出售或出租属于国家所有的那部分存量住房。  相似文献   
4.
简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其收入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者创造,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得到的。其过程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得到的工资去购买服务消费品时,价值就由物质生产领域转移到服务领域,构成服务部门劳动者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扩大国内需求是全党在1999年需要把握好的重大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扩大内需呢?本文谈几点看法。扩大内需的主要方面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财政投资固然重要,因为它在增加投资需求和带动总需求两个方面对扩大内需有积极作用,但它的作用不能过分夸大,因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要求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大量的富余人员问题。从1987年的劳动“优化组合”到1991年的“破三铁”,再到1993年的“分流富余人员”以至1995年以来的“再就业工程”,对解决富余人员再就业问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到底有多少富余人员?我国目前到底有多少富余人员?这一点有必要弄清楚,因为这是设计再就业工程的出发点。按市场经济标准衡量,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大约在3000万左右。这一判断有三个根据。第一,近年来几千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平均约有30%左…  相似文献   
7.
国民收入超分配是指实际国民收入使用额大于生产额。这个概念当然已排除了国民收入在其流量循环中不同环节的重复计算。笔者认为,它绝非仅仅“发生在外贸逆差的情况下”,它也并非必然是与财政性货币发行连在一起。下面,我们在将外贸因素抽象掉的前提下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纵深发展对市场环境的迫切要求,使学术界把探索的思绪集中到市场模式的选择上。我国市场近期可能达到的模式,完全决定于我国既存的和可能在近期创造的市场形成条件。判断:现阶段我国只能建立优化型初级市场市场的存在、发展及其优化程度是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相关的。但是,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改革中,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被提到议事日程。多数学者认为,土地只有通过价格才能实现最经济的配置,但土地价格如何确定,其依据是什么,则存在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土地所以有价格,是因为它本身有价值,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