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形态的一般形式,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形态。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民营经济一度销声匿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权改革的推进,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民营经济”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一个描绘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演避过程,对于这一过程,中外众多经济管理理论专家和学者从不陵角度进行了深入到析和研讨,上至宏观层面的民营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研究,下至微观层面的民营企业经营运作,得出了相当多的富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程秀生余斌【编者按】《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文是本刊特约研究员程秀生先生与余斌同志主笔的一份关于1998年经济工作安排建议的研究报告,经有关中央领导审阅、修改、批示,供本刊公开发表。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从“八五”时...  相似文献   
4.
程秀生 《公司》2001,(11):6-7
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正在出现新的变化。其中,民营企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弱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家庭式企业居主导地位等问题,正在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并对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产生影响。 民营企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正在弱化, 私营经济劳动密集的特征正在迅速淡化 “九五”以来,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大背景下,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空间明显缩小,外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就业数量基本稳定,只有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就业持续增长,成为职工下岗再就业的重要渠道,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为国有…  相似文献   
5.
一、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历史及现状第三产业虽然不直接进行实物生产,但却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它的发展程度可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其比重的升降可作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1957年,北京市第三产业的产值为8.2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42.5%,就业人数为62.3万人,占同期总就业人数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而赋予了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和北方地区经济中心的重要使命,标志着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然而,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滨海新区要成为真正意义的“第三增长极”,就必须创新区域发展模式,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8.
呼和浩特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比较好地体现了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发展富民产业、实施“奶业兴市”的成功道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两个反差很大的现象,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二是注册资本的快速扩张和产出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0.
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综合部部长、研究员程秀生从全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三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发展最慢。黑龙江发展很困难,虽然我国在宏观政策方面,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