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会计是金融部门的基础工作。为适应流通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商业银行应该尽快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健全治理机制,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会管理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强化管理,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就是商业银行为贯彻执行银行经营方针和决策,实现总体经营目标,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组织、制约、协调功能的业务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也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借鉴企业演化观、企业竞争力衰退等研究成果,从组织衰退这一新视角对中小企业生态位进行试探性研究,构建了中小企业生态位衰退的识别体系,分析中小企业生态位衰退的形成机制,提出化解中小企业生态位衰退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一、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拓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谋求发展的重心,也是国际间跨国银行竞争的焦点。中间业务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收益,而且还能推动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利于商业银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金融技术的日趋复杂化以及金融创新的日益频繁,银行活动及其操作风险特征更加复杂多变。通过严格自律,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从发挥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会计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对银行操作风险进行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总体特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变化,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对应秦皇岛地区的优势劣势,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笔者就此谈几点意见:1、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首位,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素质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能力,促进三区四县协调发展,形成特色区县格局;如昌黎葡萄酒业、卢龙的薯类加工业、青龙的绿色农业、抚宁的水泥和造纸等。通过龙头带动相关产品、产业的同步发展,特别是带动农户效应的提高,使农民增加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差别,走向共同富裕。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实现为目标,大力完善技术创新中心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搞技术创新,培育出一批突出、核心能力强的技术示范企业,同时推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2、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量就我市的实际情况而言,第一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而农业人口占70.89%,农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目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政策,必须成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的重点之一。3、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商业银行核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的实施,商业银行直接与现金、账务处理相关的业务,基本都集中由会计结算部门管理,业务高度集中,风险也高度集中,形成了大量与信用风险并驾齐驱的结算风险.  相似文献   
10.
坏帐,即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按照目前的规定,企业对于以下两种情况的应收帐款可以确认为坏帐;一是债务入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二是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