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9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价格补贴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我国的价格补贴始于五十年代。实践表明,价格补贴作为政府实施和贯彻其社会经济管理政策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我国的价格补贴客观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两个;(1)价格补贴规模不断扩大,财政负担日益沉重;(2)价格补贴效益低下,对经济运行产生某种梗阻。本文着重探讨与价格补贴效益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按照一般均衡理论,各部门的实际和期望利润率是引导资源流动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机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也表明,部门间利润率的差别是引起投资方向变化的直接诱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的本质在于追逐利润,利润率高的部门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因此,部门间利润率的差别决定着投资的分布,从而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我国现行产业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业薄弱,农业内部结构不协调,基础工业与加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的价格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据统计,1979—1986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了34.1%,年平均增长率为4.26%,其中1980年和1986年的增长率均为6%,1985年则高达9.8%,1987年继续上升。持续的物价上涨,或了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价格总水平的有效控制是实现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关键。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近几年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从而寻求对策,在当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消费品流通:问题与对策舒福荣80年代以来,中国首先在消费品流通领域中引入市场机制,并沿着市场取向的通路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伴随着这些改革,消费品流通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计划分配体系已被打破,市场调节已占绝对比重;(2)消费品价格逐步放开,市...  相似文献   
5.
6.
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生产资料实行双轨价格制,即对同种生产资料实行两种价格形式:计划内部分执行计划价格,计划外部分实行自由价格,随行就市。生产资料双轨价格制这一新生事物,从它一诞生起就引起了我国经济理论界和经济工作部门的热烈讨论。本文试就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产生的原因,它的作用,以及它的前途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8.
一、问题的出发点通货膨胀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经济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也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揭示通货膨胀生成的原因。对这一问题,近几年人们己经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路,其中主要的思路有以下几种:(1)总量说。认为我国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