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亚斌  朱虹  范子杰 《财经研究》2018,(5):36-47,152
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影响企业产能决策,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体制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而忽略了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的作用.文章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建立了两期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地方补贴性竞争对我国产能过剩影响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地方补贴性竞争导致的产能过剩率长期大于正常产能过剩率;企业所获补贴越多,行业爆发产能过剩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采用PSM-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比补贴前,补贴企业补贴后的产能过剩率将会上升1%至3%;相比未补贴企业,补贴企业的产能过剩率高出2%至12%.文章的研究不仅为地方补贴影响产能过剩的微观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化解产能过剩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扩大进口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从非对称性进口贸易成本削减视角出发,量化分析扩大进口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文章通过区分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份额和支出,将服务业拓展为可贸易行业,构建了一个包含全球价值链特征的可量化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2000—2014年不同用途产品非对称性进口贸易成本削减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加入WTO削减非对称性进口贸易成本使得中国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价值链,GVC前向参与度与后向参与度指数分别提升了53.7%与197.3%,这个变化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中间品进口贸易成本削减导致的;(2)仅削减进口贸易成本会使中国更趋近于全球价值链下游,整体位置指数下降了14%,主要原因在于进口中间品激增导致中国前向生产长度指数中的国内生产长度减少,但中国前向生产长度指数的GVC生产长度却是提高的;(3)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平均进口贸易成本仍然较高,将中国非对称性进口贸易成本进一步削减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会使中国GVC前向参与度和后向参与度分别提高155.6%和176.5%。本文对理解扩大进口战略的影响和政策措施具有...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方法,构建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GDP出口分解框架,分析中国出口对GDP及GDP增长的贡献和变化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出口对GDP及GDP增长的贡献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形特征。制造业贡献起主导作用,需要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优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服务业贡献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贡献的变化主要是基于产业增加值出口比重的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投资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的管理与控制始终是公司管理的难题之一,再加上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这些都增加了投资公司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难度。投资公司管理和控制问题的核心是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对制度的设计。本文通过对国外成功投资公司的管理经验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自二战结束以来,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分化,集中表现为发展中经济体的迅速崛起与国际贸易的多极化发展。这既促进了WTO(GATT)成员及内容的扩展,也导致了以WTO(GATT)为基本框架的多边贸易规则的弱化。国际贸易的区域化发展,导致不同层级、不同规模、不同紧密程度的贸易区域同时并存,形成"中国套娃"现象。贸易的区域化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双边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兴起,形成所谓的"意大利面碗"效应。双边与区域贸易规则既是对多边贸易规则的挑战,也是对多边贸易规则的补充。随着美国等贸易强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下降,其贸易单边主义日益盛行,对多边贸易规则产生了破坏作用,但我们不能由此而简单判定:美国贸易政策已经由自由主义全面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各个经济体着眼于自身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优势与劣势,力求将自身利益诉求植入国际贸易秩序中,多重博弈将成为一种常态。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是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重要因素,也得益于加入以WTO为基本框架的多边贸易规则,因此,中国应尽力维护这一多边规则;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双边与区域贸易规则的制定,特别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为突破口,强化自身在双边与区域贸易秩序建设中的主导权;进一步深化内部的改革开放,为应对TPP做好准备,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与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货物贸易的转型升级与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范子杰 《价值工程》2011,30(28):119-120
本文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外汇形成的本身和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对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倪红福  范子杰 《全球化》2021,(2):56-73,134
本文主要利用贸易一般均衡模型反事实模拟量化分析中美可能的全面贸易摩擦对两国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美传统出口优势行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的负面冲击比较大,中国出口集中度下降,而美国的变化不大;中美全面贸易摩擦将会导致中国制造业的产出份额减少,而初级产业和服务业产出份额增加;美国初级产业的产出份额减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出份额增加;受关税冲击较为严重的制造业产出份额的减少会导致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出份额减少。未来中国要增强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积极利用国际规则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同时,从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