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要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用科学的发展现来指导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挖掘企业员工的潜能;培育献身精神,提升员工价值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第三产业结构转变与升级问题研究——以肇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和路径表明: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产业结构转变和优化升级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软化和服务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文章以广东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肇庆市为例,描述了肇庆市第三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分析,得出第三产业结构转变升级的对策建议:转变观念,全面发展;强化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支撑力;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推动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企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人员的安排是否妥当、激励措施是否有效、绩效考核是否公平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转变管理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的管理之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做好现代企业管理工作最根本的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争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能够用较少的劳动力就可以生产满足全社会需要的农产品,从而产生农业劳动力剩余效应;第三产业高于农业的劳动报酬吸引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形成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在工业化时期,当农业劳动力报酬高于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时,农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表现为"挤出效应",以上三种效应共同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用工业化理念提升肇庆农业产业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实体。肇庆市农业产业化要实现“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目标。必须用工业化的理念,依靠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公共管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大致包括企业的个体责任、企业的市场责任和企业的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7.
莫春晖 《时代经贸》2009,(12):33-33,32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是增强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企业的目的就是把企业做强做大、做精做专,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使员工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加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较量。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没有竞争优势,也就无法应对各种挑战。因此,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企业增强自身实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和首要任务.因此,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有效发挥农村资源优势,整合生产要素,推动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名牌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真正“王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加快自主创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树立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要以技术创新引领名牌的持久发展,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住脚根,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