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92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公司治理演进与表外披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与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共生性,充分、透明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并非自动生成,而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在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公司治理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效(杜兴强,2004)。表外披露是指公司对外报告中财务报表正文以外的披露内容,是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财务报表的概念拓展到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财务会计(过去称为"会计核算")的规范,在我国经历了"制度"和"准则"两个阶段,因为建国以后,我国先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概括地说:统一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需要;而会计准则,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本文研究我国制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简短历史并陈述2005~2006年加快制定新会计准则的背景.文章提出新会计准则有三个基本特征:坚持资产负债观;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积极而谨慎地推广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4.
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的思考(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通用财务报告模式下会计信息相关性可能导致的问题。相关性的含义揭示,相关性既有普遍性的一面,也有特定性的一面。从会计信息提供的及时性与否考虑,会计信息将影响到全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方面进行考虑,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则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定决策类型有关。严格意义上理解,投资者要想得到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必须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本身进行恰当的分析、理解,甚至可能进行重新分解和组合以希冀获得更多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5.
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   总被引:69,自引:7,他引:69  
为了指明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 ,我认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中心部分 ,而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等传送财务信息方法仅是次要的手段。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任何项目 ,都必须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特征。会计程序包括计量、记录和报告都必须以确认为基础。因此 ,财务报表的信息可以按真实和公允的要求来描述财务业绩和现金流量。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既不试图提供可能的未来的信息 ,又不产生非财务信息。财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它的报表反映一个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真实图像。结论 :财务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历史科学 ;作为一项实务是一个信息系统 ,它的任务是为企业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6.
会计准则制订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下)葛家澍三、具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是按不同的经济业务,具体化为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所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它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与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规定。我国现在所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相当于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本文围绕在我国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问题,系统探讨了财务会计目标、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的列报等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资产要素的定义,结合收入要素探讨了确认问题,在财务报告列报部分还具体探讨了财务报表确认、财务报表附注及其它财务报告的披露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在金融资产计量中出现的摊余成本的性质与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一概念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摊余成本仅仅产生于投资主体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这类金融资产,即产生于对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所进行的投资.摊余成本虽然是财务报表一个计量属性,但它不能用于初始确认,而只是用于弥补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摊余成本是用公允价值计量持有至到期债券的替代属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本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首先阐述会计规范的必要性。然后 ,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会计规范的目标是依存于不同的经济体制特点的、会计规范的内容和形式则取决于会计规范的目标 ;通过区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不同会计行为中的差别揭示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种规范形式在我国的并存性和各自的侧重点 ,即会计准则侧重于确认和计量 ,会计制度侧重于记录与报告。最后 ,对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关系问题 ,未来会计规范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   总被引:106,自引:0,他引:106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2月颁布了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着重推荐了在缺乏市场价格的条件下应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确定公允价值;并且补充和更正了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第67段关于“未来现金流量(或贴现值)”中不够充分、不够确切的部分。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曾称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resentvalue)或折现值(discountvalue)是计量属性之一,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则认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是一种资产或负债的摊销方法,因为按照前者的举例,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