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除了有个爹,还有个叔爹。当我知道叔爹就是和爹共养着一个女人一个家后,才知道叔爹这个称谓多么荒唐  相似文献   
2.
蔡菲 《企业科协》2005,(11):16-18
企业科协是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是企业党政领导联系科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企业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改革的逐步深人,企业科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除原有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企业科协能稳住阵地并可望有所发展外,大多数企业科协在企业改革和企业效益滑坡等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呈现萎缩停滞,甚至是名存实亡的状况。如何解决好企业科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作为一个从事企业科协工作十多年的老科协工作者,谈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贾君庆  胡莹  蔡菲 《企业文明》2024,(4):107-108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踏上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强化五个方面工作为抓手,  相似文献   
4.
限制生育政策不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为103~107),我国各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1982年为108.47,1990年为111.14,2000年为116.86,2005年为118.58①。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多数人的看法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重男轻女观念严重、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普遍和B超技术的普及应用等,是其主要原因。也有一些人认为,我国严格的生育政策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后一种观点是否成立,直接影响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有必要加以澄清。我们认为我国的生育…  相似文献   
5.
蔡菲 《科学决策》2005,(10):2-3
9月16日,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青岛市召开,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致信会议并作出指示.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开幕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16.86.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是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全国2869个县级单位的五普数据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就全国来看,妇女社会地位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使出生性别比恢复自然平衡.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为103~107),我国各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1982年为108.47,1990年为111.14,2000年为116.86,2005年为118.58①.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蔡菲 《魅力中国》2013,(16):88-88
中国古代礼与乐相结合成为封建社会宫廷中重要的祭祀仪式,而自《周礼》后亦是以吉、凶、嘉、宾、军这五礼为国之礼乐主要事宜,扬荫柳先生曾言:在中国古代各朝代中,对于“礼乐”之崇尚莫过于宋代和清代两朝。鼓吹亦作为祭祀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在宋代凶礼祭祀仪式中有着重要的仪式职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为103~107),我国各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1982年为108.47,1990年为111.14,2000年为116.86,2005年为118.58①.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蔡菲  聂元昆 《中国市场》2013,(45):17-19
态度研究一般集中于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传统的态度研究一般认为态度是一元化的,人们在"喜欢"和"不喜欢"之间选择。而新的研究指出,二元的矛盾态度更符合个体在日常情境中真实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消费情境中,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表现得尤为明显。态度直接影响个体行为,分析消费者的矛盾态度,能更好地预测其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