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宋山梅  谢会强 《经济师》2009,(11):267-268
为了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贵州在1978—2007年期间经济增长和物流业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贵州物流业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物流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从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物流发展的一个正向冲击使GDP增长逐渐上升,GDP正向冲击对物流的影响为负;方差分解表可以看出物流产业对GDP的影响和贡献较大,GDP对物流产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包容性增长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径,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必然选择。文章系统梳理了多重排斥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多重排斥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1)多重排斥对收入增长效应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教育排斥和金融排斥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而医疗排斥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2)教育排斥和金融排斥对居民收入的分配效应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会拉大居民收入差距,而医疗排斥对居民收入的分配效应不显著。(3)城乡融合在多重排斥影响包容性增长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同时其在农村地区缓解作用更明显,在城镇地区缓解医疗排斥与包容性之间无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重点解决多重排斥问题,加速城乡融合对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将会对贵州的扶贫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以西江苗寨为例分析贵州民族村寨的扶贫开发效应,指出影响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贫困村民参与程度低,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村民的参与程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影响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五个因素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财政支出结构、金融发展进行分析,利用1979-2007年的经济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和广义差分法对影响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贵州工业化、城市化和财政支出结构对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贵州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对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著,均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数字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从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需求引致效应理论分析数字贸易对我国区域碳减排的传导路径,并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贸易显著降低了本地区碳排放强度。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2)从传导路径看,数字贸易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改善,降低本地区碳排放强度。(3)一个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不仅受本地区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负向影响,也受到邻近地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基于此,应大力支持数字贸易建设,利用数字贸易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和低碳技术进步,优化区域间高水平协调发展格局,进而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素养是农民工融入数字社会,提升就业质量,享受数字红利的关键。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问卷数据(CFPS),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深入分析不同维度数字素养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素养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技能学习类”数字素养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社交娱乐类”数字素养。(3)数字素养对新生代农民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4)数字素养能够显著促进人岗匹配、维护和拓展社会资本,进而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应将数字素养纳入农民工职业能力培育体系、实现数字素养培育的群体适配性、规范数字就业平台以保障农民工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理论分析数字贸易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贸易对两业融合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两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与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贸易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两业融合发展。采用灰色关联度与引力模型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发现数字贸易对两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特征,经济关联较强的省(区、市)更易获得数字贸易发展带来的“溢出红利”。本研究为厘清数字贸易赋能两业融合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