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湖北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湖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1985年在卢旺达成立卢中发展稻米合营公司以来,湖北省对外直接投资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截止到1999年底,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非贸易性企业70家,项目总投资额约9000万美元,其中湖北省投资额为8400万美元,占总投资的93.3%。总的来说,湖北省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还很小,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特别在党中央提出“走出去”的重大战略后,如何扩大湖北省的对外投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理论,以中国全部A股2007-2013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债务期限结构与投资效率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减少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短期债务能够减少企业的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的行为,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同时,在具有较高短期债务的公司中,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正相关性会被削弱,这种削弱关系主要表现在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的公司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大陆地区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青海除外)1985-2005年间的数据,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贸易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西部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中西部较小。  相似文献   
4.
FDI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5~200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包含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进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贸易顺差和外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这5个变量的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初级产品进口对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有正效应,但正效应目前还不显著,FDI对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我国30个省市(西藏除外)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模型以及Pedmni(1999,2000)提出的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FMOLS),对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均有正效应,且这种正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武汉市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利用武汉市1988—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包含对外直接投资、GDP、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水平5个变量的协整模型,就对外直接投资对武汉市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对外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推动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应有的拉动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此提出了扩大武汉市对外直接投资及发挥其经济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谭本艳 《北方经贸》2007,(11):30-31
FDI与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西部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其次,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中西部较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涉及的行业呈多元化,但技术含量偏低。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在急速上升。鉴于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运用协整方法将贸易顺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贸易顺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效应,但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谭本艳  刘之扬 《经济师》2000,(12):62-63
20世纪 5 0年代前后 ,广告的注意力集中于产品特点上 ,是所谓产品至上的时代。 2 0世纪 6 0年代以后 ,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日益标准化 ,商品之间的差异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仅将广告定位于产品特点上已经无法适应广告宣传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 ,广告定位策略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即从产品角度进行广告宣传的同时 ,加强了从非产品进行的宣传。尤其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通过从非产品定位的广告来宣传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做法已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本文拟从广告词为着眼点来分析广告定位的非产品角度。一、科技篇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我国30个省市(西藏除外)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模型以及Pedroni(1999,2000)提出的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FMOLS),对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均有正效应,且这种正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