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瑜  赵祎禧 《财会月刊》2023,(11):53-60
以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家族企业超额商誉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路径、不同所有权结构下超额商誉与创新投入之间机制路径的异质性以及超额商誉的前置动因。实证结果表明:超额商誉抑制企业创新投入;超额商誉抑制商业信用融资,促进银行信贷融资;银行信用具有财务刚性,并非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最优融资来源;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以成为家族企业创新的融资来源渠道之一。基于所有权异质性视角发现,非创始人家族控股以及低二代控股组超额商誉对创新投入的负向影响较弱。进一步探究超额商誉的前置动因发现,自由现金流促进家族企业超额商誉的确认。最后,基于企业内部治理水平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低经营风险组以及低市场化组,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
李瑜  赵祎禧 《商业会计》2023,(16):26-33
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大面积爆“雷”,资本市场哗然,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商誉确认与计量模式的深思。文章以2012—2021年巨潮资讯网发布商誉减值公告的422个样本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是有效的,有效性表现在商誉减值公告具有负面市场效应。进一步地,对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负面市场效应最长,混合支付方式次之,股票支付方式最短;现金支付方式下非国企的负面市场反应大于国企,信息透明度高的企业负面市场反应高于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