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5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绪 论关于韩半岛和蒙古之间的关连性,通过人类学、民族学、先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俗学、地理学以及古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多角度的研究,很多部分都已经和正在解明。其中在民族和文化移动的追迹研究中,对韩国人的文化和生活给予极大影响的其源流就是生活在欧亚内陆沙漠和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这已经是广为人知的。支持这一观点的是现在韩国人的祖先是公元前4000年北方的通古斯族和古亚细亚诸多民族南下与从旧时器时代生活的当地人共存而成的人。其文化的流向与北方的西伯利亚栉文土器是一脉相联的。即韩半岛的中西部地方的栉文土器,是阿尔…  相似文献   
2.
餐饮企业化建设的主体是饮食化,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一关系,是提高企业餐饮化品位和打造企业和市场形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服务利润链模型是用来表明利润、顾客、员工、企业四者之间关系,并由若干要素组成的链。1994年,由以詹姆斯·赫斯克特为首的五位哈佛商学院教授组成的服务管理课题组最先提出。这项研究历经二十多年、追踪考察了上千家服务企业的研究,试图从理论上揭示服务企业的利润是由什么决定的。他们认为:服务利润链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条将“盈利能力、客户忠诚度、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与生产力之间联系起来的纽带,它是一条循环作用的闭合链,其中每一个环节的实施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其后的环节,最终目标是使企业的盈利。  相似文献   
5.
持续了半年之久的非典事件 ,对中国经济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但同时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本文认为 ,中国国民大众在生活与中国饮食文化历史发展的“后非典”时代到来了。这主要表现在 :长期以来禁而不止的嗜食野生动物的顽固陋习将有望从根本上改变 ;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止、设而难行的中餐公宴分食制有望以“一人两筷”制的模式普遍推广开来 ,传统的“一个一筷”制将可能最终从公宴聚餐场合退出历史舞台 ;民族大众的饮食卫生认识与行为水平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餐饮业的陋习受到有力冲击 ,民族饮食心态经受深刻洗礼。中国人民的饮食生活和社会饮食文化 ,正在以非典事件为界限 ,进入历史性的变革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提升竞争力要着眼于理顺内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饮食文化作为人类或民族文化的实在范畴,永远是活动的,有时还可能是活跃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的兴旺和人们时尚的变化,又总是处于更易变化的流动状态。近代中国上海餐饮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恰好生动地体现了上述一系列原则性特征。本文着眼的,基本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大约一个世纪左右时间里上海餐饮业与中国近代饮食文化关系的初步讨论,希望能从中获得某些微观与宏观上的认识,并力图揭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同时渴望同道赐以指教。一、中国饮食文化近代演变的历史缩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海是中国饮食文化近代演变与中国烹调技艺风格近…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烹饪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研究”专栏按语 :  自人类文明伊始 ,食生产与食生活就是人类最主要的活动 ,是人类文化发展与文明累积的最重要基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成就璀璨、世人皆知。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海外学界兴起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热潮 ,80年代初这一热潮风靡内地 ,至今方兴未艾。2 0余年来 ,撰文著书言及食事者 ,约数不啻千计 ,其间预流者更逾百辈之外。耳熟能详 ,无报不言食 ,可谓文著浩瀚 ,成果斐然。但迄今为止 ,大陆尚无一能与国际学界对话 ,以充分反映学科发展最高水准的专业期刊作为学术研究阵地。有鉴于此 ,本刊应海内外学人吁请 ,顺应 2 1世纪国家食品科技、生产、教育与国民食生活现代化大势 ,自本期起特辟“饮食文化研究”专栏 ,作为专家学者的专题学术沙龙 ,以期反映学科研究前沿成果 ,祈盼海内外专家惠赐大作 ,并不吝示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