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4.
连俊华 《全球化》2023,(3):90-96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是致力于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本文梳理了当前我国主要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开放程度高、联通三地的优势,以“世界工厂”链接全球创新资源;长三角城市群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完善区域间协同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资源比较集中于北京,城市间创新协同互动不紧密;成渝城市群的两地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新技术推动新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实施路径:一是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二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三是建设具有各地区特色的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国家层面设计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要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统筹安全与发展,亟需加快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文阐释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意义,基于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机理分析,提出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加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巩固技术支撑建设;推进“数实”深度融合,重塑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