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言近几年来,只关注GDP增长的政绩观备受诟病,而如何建设幸福社会,让百姓生活更美好成为了热门话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并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国民的幸福感,通过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六大指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根据制度的效率大小不同,可以把制度分为六个层次。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文化、技术等因素的不同,使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人们可以利用制度的层次性和区域的差别性,在不同的行政区域进行“专用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东莞市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加速,土地的瓶颈效应日渐凸显。如何科学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已成为世界发达地区共同面对的问题。当前东莞土地状况是用地紧张与闲置并存;土地日渐稀缺与侵占浪费共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规划相对滞后,土地结构不平衡,土地利用粗放不集约节约、分散不集中等;内在原因既有思想上重工业轻生态环境,也有城镇建设上盲目快速扩张,更有政绩上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人居环境建设等。因此,东莞只有实施科学利用土地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人地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好创新型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4.
论区域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的层次性和行政区域的差别性决定了不同的行政区域应进行不同的制度创新.行政区域的制度创新是渐进式制度创新的主要模式.行政区域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在于行政区域政府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职能和行政区域政府官员对政绩的追求.行政区域的制度创新有三个阶段,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行政区域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在于政府官员追求政绩和区域内追求经济发展的压力。行政区域制度创新可分为6种类型,即区域潜在利益、资源潜在利益和技术潜在利益诱致型,与文化内力、利益集团和行政长官意志推动型。  相似文献   
6.
广东留住人才的紧迫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广东人才流失问题的现状及产生根源。强调了解决留住人才问题的紧迫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8.
精神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对应范畴,是生产力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应如何认识精神生产力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呢?本文从生产力发展的史实角度,对精神生产力内在的自然精神生产力和社会精神生产力的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及其平衡关系作了探索,特别是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主的社会精神生产力如何阻碍中国自然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作了较为细微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归结于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探讨精神生产力发展的途径就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找科学技术发展的路子。笔者曾在《生产力研究》1992年第二期上发表了《论精神生产力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一文,本文将从外部环境上探讨精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希望学术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的特点与再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再就业问题现在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行为。国企都分布在城市,因此,解决再就业问题应从城市的特点出发,根据下岗职工的性别和年龄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流向,才能使再就业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