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我国目前关系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作为国家战略核心的粮食与食品安全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形势下,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方面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增量调整与存量优化并举。文章从新常态下生态农业问题入手,分析了人口压力、农业人口素质、劳动力转移风险及科技水平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河南省当前农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与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指出在经济发展放缓与农业改革转型压力增强情况下河南省应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工作的重要指标来全盘考虑;提出培育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农业、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培育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产业融合及发展特色农产品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我们在对河南A市新型城镇化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层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感受、支持度及未来的建设意愿,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方面的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4.
郭素玲 《经济论坛》2006,(3):123-124,129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它是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这一创新是以各参与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以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甚至可以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否能够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呢?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可以对此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过程。但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协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树立统筹三化发展的理念,建立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郭素玲 《江苏商论》2006,(8):144-145
农村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集群经济又是推动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农业产业化、人口、社会网络集聚形成的城镇化是农村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路径。走农村新型工业化与集群经济互动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