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区域。我国入世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结构应如何调整,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吸收外国商人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举措之一。据统计,1979—1989年的十年间,我国共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21781家,协议外资金额377.6亿美元,实际投入154亿美元。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势头不减,1—4月份,全国批准建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610家。作为我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近期浙江省杭州市交警支队一行专程赴上海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组与上海市总队勤务处、车管所就电动自行车上牌管理和专项整治等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参观了上海市静安区公安分局非机动车管理所上牌工作,现场观摩了长宁区剑河路路面整治行动。一、上海市电动自行车整治简况(一)上牌登记管理工作基本情况上海市自1996年开始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目前全市  相似文献   
4.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以西峰油田长8油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裂缝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在考虑人工裂缝情况下研究天然大裂缝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1、晋江县位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省的重点侨乡。历史上迫于人多地少的压力,晋江人不断沿着由海外贸易开辟的航路向东南亚等地移民。遂使晋江经济烙上了浓厚的侨乡经济的色彩。抗战前夕。由侨资扶植起来的商品流通业为晋江的过剩农业人口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晋江因此成为名闻遐迩的全国“首富县”。根据当时的统计资料,只有南京市郊的两个村能与晋江的收入水平相媲美。而在农村改革前的1978年,晋江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52元。不少晋江姑娘为了逃避穷困而远嫁到人均资源相对富裕的偏僻山区,形成劳动力人口的逆向流动。农村改革以来,晋江农民以其富有创造性的改革实践给在旧体制下陷入困境的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农村工业化高潮的来临不仅使晋江初步解脱了过剩人口的沉重负担,而且还使晋江成为每年接纳数万名来自赣、湘、川、豫、鲁、桂、浙及省内各地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极”。晋江经济大起大落的曲折历程生动地揭示了人口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个中的经验教训至今不失其指导与启迪意义。 2、晋江县历史悠久,行政区划多次变动。本文涉及1949年以前的统计数据按当时县域统计,1949年后的统计数据一律按1971-1978年的行政区划进行统计。 二  相似文献   
6.
农业劳动力转移首先需要测定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与剩余量,不同的衡量标准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进而对宏观决策与生产力实践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理论界提出的两种衡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力求揭示两种尺度的内涵与适用条件,以澄清概念上的混乱与理解上的歧义。  相似文献   
7.
1 晋江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省的重点侨乡。历史上迫于人多地少的压力,晋江人不断沿着由海外贸易开辟的航路向东南亚等地移民。抗战前夕,由侨资扶植起来的商品流通业为晋江的过剩农业人口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晋江因此成为名闻遐迩的全国“首富县”。但在农村改革前的1978年,晋江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52元,不少晋江姑娘为逃避贫困而远嫁到人均资源相对富浴的偏僻山区,形成劳动力人口的逆向流动。农村改革以来,晋江农民的改革实践给在旧体制下陷入困境的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农村工业化高潮的来临不仅使晋江初步摆脱了过剩人口的沉重负担,而且使晋江成为每年接纳数万名来自省内外各地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极”。晋江经济大起大落的曲折历程生动地揭示了人口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个中的历史经验至今不失其指导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师型”师资建设绩效评价是落实“双高计划”、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双高计划”,借助“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哲学理论框架,探寻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绩效评价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明确“内涵+条件”双维度的“双师型”师资建设绩效识别标准。据此,构建“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回答“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绩效“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相关问题,并从“管理为基、奖惩为要、创新为本”三大维度提出强化师资建设绩效管理、提高“双师型”师资激励水平、深化创新型师资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希冀高质量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