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哈贝马斯通过建构“理想沟通情境”,实现理性主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理性沟通”,从而克服现代性由于片面强调工具理性产生的人的“异化”,达成人内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区别又相互统一。福柯关于话语权力的思想,如权力决定知识的产出、权力决定主体间不平等等,可以推翻哈贝马斯“理想沟通情境”发生所需的“交往资质”、“平等”、“效用宣称”等相关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杨荣辉  阮梦晨 《商》2014,(24):68-68
相较于国外,国内有关邻避研究起步较晚。考虑到对自身生存权的关注和环境正义的诉求,邻避不能完全归结为个体的自私自利和地方偏狭主义,风险感知、相对剥夺感、对政府和专家共谋的质疑、低成本理论对其有较好的解释。具体到我国,邻避运动是国家自主性及单位制式微、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产物,寻求更具操作性的化解邻避冲突、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手段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阮梦晨 《消费导刊》2014,(9):137-137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及老年人需求的多元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社会工作服务,对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炎陵县的具体情况,对老年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做出探讨,不断推进炎陵县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乡村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乡村治理结构的演进史,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深刻的历史与实践逻辑。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对乡村治理结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为乡村社会结构的未来发展提高政治保障;营造良好的乡村法治文化环境,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聚焦乡村治理问题,找准乡村治理重点,最终实现乡村治理结构的科学发展及社会管理的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