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风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自从人类有了社会,便有了风俗。风俗作为人类与自然界、社会群体、自身精神联系的中介,曾被当作治国兴政的手段和“不可一旦而无”的“纪纲”。宋人楼钥曰:“国家元气,全在风俗;风俗之本,实系纪纲。”明人郑晓则曰:“夫世之所谓风俗者,施於朝廷,通於天下,贯於人心,关乎气运,不可一旦而无焉者。”不论是乡野风俗,还是都市风俗,至  相似文献   
2.
镇物作为一套文化工具和风俗,受功能的推动与制约,其功能大多是积极的,表现在认同聚合、解惑除惧、选择改造、沿袭传统等方面。镇物作为文化符号,在传承中因时空条件的制约,必不可免地发生异形或异质的变化,其演进过程可划为原生、衍生、再生、化生四个阶段。镇物作为信仰观念的外化,始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认识、改造、学术与应用等多重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迷信与俗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信”与“俗信”作为民间信仰的两大领域,相互联系又彼此离异,但长期以来被人们混淆统称,良陋莫辨。 “迷信”的由来不外有两:一是原始宗教的残余和古代人为宗教中的某些成分,另一则是文明时代后出的神灵信仰及其神秘观念。任何对现实生活起破坏作用的信仰,都是迷信;同时,任何新造的神灵信仰,尤其是在文明已相当发达的现当代所新造的神灵信仰,也都是迷信。就后者而言,既使对现实生活未构成显著的破坏,但由于现当代早已过了神灵崇拜自然产生的历史阶段,故具有明显的人为性、功利性,显露出病态的或欺骗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略论民俗旅游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略论民俗旅游□陶思炎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民俗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可以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