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规模分布Pareto指数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OLS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三大区域以及全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和经济规模分布Pareto指数(1997年、2000年和2003年),对Pareto指数进行跨区域和跨时间的对比分析,并实证分析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我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显著地服从Pareto分布,并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工业化、产业结构以及运输能力对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化和运输能力则是影响城市经济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地理学从运输成本视角深入分析了制造业分布规律,但其分析忽视了交易费用对制造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讨论提供者交易费用对制造业分布“集聚之后扩散”的抑制作用,分析制造业集聚均衡的形成机制,并从交易制度和组织的视角对集聚均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观察到了提供者交易费用对制造业集聚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技术能力”的差异是发展中国家区域不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迅速提高的全球科技水平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呈现出区域集聚的“循环累积”动态过程 ,这导致生产要素和“非经济因素”的“超回波效应” ,从而有可能持续性地扩大发展中国家业已存在的区域发展差距。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发展和培育“新产业集聚”区的同时 ,应大力加强各区域间的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本交流 ,扩大对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 ,并且合理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  相似文献   
4.
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均为经济学家所获得的崇高荣誉,二者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事实上,不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出自于国家科学院院士,而国家科学院也会增选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院士或外籍院士。本文主要对国家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为进一步预测分析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国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发展经济学从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出发,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些年来,国外基于该视角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研究包括:分析二元经济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探讨产业集聚中的合作关系;研究国际经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考察产业集聚中的制度因素;提出旨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流业成长中的市场失灵与产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流业发展滞后,其成长导致产业关系重构,这些共同诱发多重市场失灵现象.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视角,探讨物流成长中的规模陷阱、两业联动抑制以及空间循环累积等三种相互关联的市场失灵现象.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物流业的调整振兴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作为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交易组织方式,市场与企业在很多情况下相互混合。本文从边界关系视角入手,分析了混合的原因、多样性及扩大化,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市场最优边界和企业最优边界的决定模型,论证市场最优边界和企业最优边界之间存在多重的均衡关系,结合两种边界的不一致性,分类讨论混合的形成及其多样性,结合相应的案例探讨垄断定价、规模差异以及扩大两种边界的不一致性,进而分析扩大混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鸿鹰  武康平 《生产力研究》2007,40(16):15-17,27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选择性地吸引生产要素空间聚集的"集聚力量"和促使经济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和辐射的"扩散力量"共同作用,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集聚中扩散"的运动形式。作用力量对比不同,"集聚中扩散"的运动形式也不相同,从而存在多重均衡,进而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程度呈现出不同的动态。文章分析"集聚中扩散"对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程度及其变化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技术密集与制造业集聚:一个基于中间厂商博弈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业表现出的技术密集与空间集聚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从技术密集差异的视角发展了一个厂商区位选择模型,以分析技术密集程度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作用机制。模型分析显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加倾向于空间集聚,并且存在循环累积(CC)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