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产权具体规定了人们受损与受益的界限以及谁必须对谁支付费用,出就是说其功能主要是使外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内部化。因此产权所有者为使自己产权收益增殖的最大化,必然会寻找最适合的形式加以实现,具体到企业之中便是寻找最佳的企业治理模式,但这种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产权的特征、所处环境及本国与外国生产力水平的相对差异等综合因素,而一旦这些因素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治理模式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皆适用的标准模式。李成刚、王志伟却规避企业产权这一核心而去寻找国有企业的合格产权主体来建立所谓符合产权效率要求的公司治理模式,无异是本末倒置,照搬他人成功经验,最终必将走入死胡同。  相似文献   
2.
比较优势战略,从静态角度看,有利于一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从动态看,众多国家同时采用这一战略,必然导致合成谬误的产生。即专业化导致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产品供应超过需求,市场价格下降,销售越多,收益反而下降,其结果就是企业的贫困增长。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企业能够摆脱对价格竞争路径的过度依赖,从技术进步与自主品牌的建设中获得收益,而不能完全按照自由主义的比较优势理论来发展相关产业与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要素禀赋结构及其比较优势决定经济发展的具体产业与发展方式;另一种观点主张应该改变某些要素的相对价格,为企业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与制度环境。科学地评价一种经济发展路径的优劣,必须从动态而非静态的角度,看它能否为社会、企业与个人提供学习技术、培育人力资本的制度环境,也就是说能否使技术学习、能力开发与产业竞争力提高形成良性循环,获得跨期的净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和经济发展史两方面对后发型国家产业健康发展与对外贸易战略实施之间关系处理的两种主要路径,也就是林毅夫所推崇的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定位及技术选择的模式和郭克莎所主张的——加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与外贸战略实施中的必要扶持和保护作用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必须要发挥政府在聚合资源、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而不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结构的定位。当然,政府作用的发挥,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兴年 《改革》2005,(6):111-113
《改革》2005年第1期发表了宋胜洲、傅彬的文章《企业相机治理、破产制度与债权人作用——兼论中国破产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建议》(以下简称宋文),读后颇受教益,但对其某些观点有商榷的必要。宋文认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之  相似文献   
6.
中西部是我国经济基础较薄弱,发展水平也较低的地区,但农业在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中西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不少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农业的比较利益过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若不尽早解决,将会极大地削弱中西部的发展后劲,而解决这...  相似文献   
7.
价格是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信号,而中国药品价格长期高于正常的市场竞争价格,说明有维持这种高价格的市场运行基础不是完全市场竞争,而是寡头垄断市场。因为只有垄断价格才能够长期高于市场正常供求所决定的竞争价格。自然,降低价格的关键便是打破这种垄断市场结构,让市场竞争在价格确定中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股份合作制的实现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就数量而言,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是小型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例,在全国39.46万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95.5%是小型企业,且大多数分布在地(市)、县,它们是县域经济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繁荣地方经济的关键,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对于市场不成熟与企业信用记录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中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尽管各级政府以及银行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但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的症结即在于其治理结构摧在缺陷,要使“债转股”健康运行,必须将“债转股”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有机结合,构造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紧实基础-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