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4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罕敏 《商》2012,(8):135-136
私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在现代人看来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私权在强大的帝国面前却是脆弱地不堪一击,随时面临着侵害,有甚者"贫着无立锥之地"。当断案沦为官员诈骗百姓财产的工具,保障私权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彻底坍塌。  相似文献   
2.
黄罕敏 《商》2012,(8):134+136
法律在促进社会有序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正义的理念,理想的司法状态就是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同时获得实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确是如此,在严格依据程序的基础上一般能够保证实质正义。但是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难免也会出现"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形。刑事证据是形式诉讼的核心,对于刑事证据的正确把握则奠定了判断是否犯罪的基础,然而在人权愈受人关注的时代,人们不再以一种简单地眼光来看待刑罚,而是更趋于理性得关注取证过程中的人权保护问题。对于已取得的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采用之则惩罚了犯罪,为保护人权而放弃之,则纵容了犯罪行为,对于发现真实和人权保护之间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做出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黄罕敏 《商》2012,(8):137-138
铁道部最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从2010年12月1日起开始执行。该新规定要求,普通列车火车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如果乘客赶不上普通列车,车票将作废。但是购买了动车票的旅客却不受此限制,还可以办理改签手续换乘其他车次。该规定单方面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在权利义务方面地位不对等,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威胁到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以及受尊重的权力,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质疑的同时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体现的对消费者保护的立法精神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黄罕敏 《商》2012,(8):133+138
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修辞,但是修辞要以怎样的方式出现才能够真正润色文章,还是很有讲究的。它不应该以一种固定的模式不分场合的随便套用,而应该在不同的领域内发挥它不同的作用,同时借鉴不同修辞的优势来达到兼收并蓄的最高效果。在法律写作中,传统上一向以严谨、规范、庄重、适度为其特征,从而很大意义上排斥了文学的修辞方式,以期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然而法律写作与文学修辞是否真的应该坚守"老死不相往来"的绝对区分还是应该以其包容性来接纳文学修辞中可取的成分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