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晓红 《魅力中国》2011,(10):275-275
本文就排水系统的功能、规划和思想原则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路,以期能引起社会对排水系统和水健康循环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经营体制转变等原因,特别是实现垂直管理后,国家财政拨款减少,甚至有“断奶”的可能,使县级质检机构举步维艰,难以保持正常工作运转和检验设备的更新,严重制约质检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除了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支持外,质检机构如何生存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油厂三期工程原矿车间废渣运输系统存在这样两个问题:“141(142)废渣带式输送机头部卸料外抛和旋转溜槽旋转不灵活”。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在工程设计中如何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省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影响方向及其影响的显著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市场潜力对资本流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影响资本流动最重要的因素,而人力资本、开放程度、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以及拥挤成本对所在省域的资本流动具有抑制作用。在研究期内,资本的集聚效应大于其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5.
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区位选择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引入到制造业的区位选择模型中,对2006年制造业在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投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与交通基础设施存量都存在局部集聚,且二者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我国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油厂三期工程原矿车间废渣运输系统存在这样两个问题:"141(142)废渣带式输送机头部卸料外抛和旋转溜槽旋转不灵活".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在工程设计中如何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获得卓越的绩效是每一个组织的追求,需要组织内部方方面面的努力,而绩效考核与管理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但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绩效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级管理者通力合作。本文结合某饭店实际,探讨绩效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区位影响的视角考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与交通投资分配的合理性。研究发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和交通投资分配极具不合理性,历年因交通投资过度集中在东中部地区所形成的交通基础设施过度集中的状态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应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通投资力度,诱导经济要素和制造业流入以提高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抑制地区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化。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所有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都是抽样检查,总是以部分推断全体,对整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明确结论,这就要求所抽的样本必须是随机性的。  相似文献   
10.
了解公路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为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重庆和成都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余协调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于“双核”周围;公路密度与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人口密度为负相关,而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等都呈正相关;长期来看,公路密度的增加对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依然显著,且呈现边际效用递增的趋势;当公路密度小于2.043时,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系数为0.118,而公路密度超过2.043时,影响系数则增加到0.144,说明公路密度对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出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地应长期重视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响应国家路网建设,差异化制定投资发展规划,推动交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