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一种基于GIS空间情景分析技术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在GIS空间情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通过上海市实践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该方法可以在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设定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情景,并通过对各情景下环境影响的定量比较分析,快速有效地评价基本农旧保护区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结论:该方法评价结果定量直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春阳 《魅力中国》2013,(29):52-5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河南省逐渐开放市场,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分析河南省的对外开放现状,在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就将对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探讨如何促进河南省扩大对外开放工作。  相似文献   
3.
4.
玉树地震灾后自然生态系统损失评估与土地利用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评估玉树地震对震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建议。研究方法:卫星遥感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和社会调查。研究结果:灾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价值高、结构封闭和不易恢复3个基本特征;此次地震明显影响了区域高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其中,草地生态系统损失最为严重。研究结论:灾后玉树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应坚持"生态先行",在充分考虑灾区生态承载力基础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并注意与生态移民、特色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规模和结构调整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构建一个可全面定量评价土地利用规模和结构调整相关环境影响的模型体系。研究方法:系统整合土地利用类型转移计算模型、多样性指数模型、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模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等相关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该模型体系比较全面地评价了上海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结果显示上海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将导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明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区域生态压力。研究结论:该模型体系能够客观评价土地利用规模和结构调整的相关环境影响,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准确量化城市规模分布是城市空间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长时序城市人口数据可比性差和城市样本的选择比较主观的原因,成渝城市群近40年的城市规模分布动态还不清晰。文章在订正成渝城市群地区近40年城市土地数据的基础上,基于K-S检验的滚动样本回归方法,多尺度分析了该区域城市规模分布动态。结果显示,成渝城市群1980—2015年城市土地面积由203 km~2增加到4 491 km~2,增长了21.09倍,年均增长率为9.3%。同期,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总体上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帕累托系数值始终小于1。从时间动态来看,成渝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表现出先集聚后均衡的特征。1980—2000年趋于集聚,帕累托系数从0.66下降到0.60。2000年后趋于均衡,帕累托系数上升到0.68。建议在未来成渝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通过交通路网建设,增强重庆和成都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逐渐形成等级规模结构完整协调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扩展多尺度驱动机制分析——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厘清上地利用,变化与其驱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也是建立变化模型和定量预测的基础.以北京为研究案例,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获取了1991-2004年北京城市扩展信息,定量分析比较了1991-2004年北京地区面状、线状和点状三种城市扩展李问过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分析了北京城市扩展过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扩展过程显著,城镇用地在区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从1991年的9.80%增长到2004年的17.93%;②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点状、线状和面状城市化三种基本模式;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的驱动因子影响城市扩展过程.宏观尺度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等政府行为和过去三千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风貌和格局;在中观尺度上社会和经济因素为城市扩展提供了驱动力,最明显的是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观尺度的地形、区位和交通限制决定了城市扩展的可能性,最利于城市扩展的因子是距高速公路的距离.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足1991-2004年北京城市化强度出现一个先增长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方法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发展了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分方法。研究方法:在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确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建设用地总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综合考虑区域环境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自下而上"、直观定量地确定区域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研究结果:规划的建设用地弹性边界与北京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布局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结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应用前景。如果能够在该方法定量确定的区域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自然边界和交通、绿化隔离带等人工边界,进一步综合修改完善,将有可能明显提高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何春阳 《魅力中国》2010,(13):57-58
目前,高校法学专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诸如就业问题、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学生处理实际案例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表现为,各高校法学专业发展定位不清。我国自1977年恢复招收法学本科学生以来,法学教育的定位一直混沌不清,导致我们不知道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法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