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农业经济   4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和要求,结合《淮安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2002年)已实施项目,从规划编制及总体布局、规划实施情况、经济效益、影响和可持续性等5个方面对《淮安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2002年)进行了后评价。结果表明,《淮安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2002年)总体布局科学合理、防洪排涝标准设定适宜,已实施项目运行状况良好,保障了淮安市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同时,建议修编《淮安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加大城市排涝工程和水景观、水文化建设,以适应淮安市水利现代化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皂河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供水公司和用水者协会的任务和运行准则,分析了灌区的水价构成,明确水费的征收方式和使用范围。提出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加强政府的扶持、指导、监督作用,必须进一步开展灌区的综合经营。  相似文献   
3.
参照江苏省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宿城区实际,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宿城区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及宿城区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时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值。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确定宿城区现状年(2010年)各项指标的实现值,并对现状年水利现代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现状年宿城区水利现代化得分只有71.61分,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尚有一定差距,其中,发展保障能力、水管理能力、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平、防洪减灾能力、农田水利保障能力相对较低,河湖水质与水生态状况评价相对较高。最后,针对宿城区水利现代化六大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伟  俞双恩  王学秀 《水利经济》2005,23(2):37-38,44
介绍皂河灌区1998—2000年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概况,对该项目做投入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和环境效益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折现率为7%,分析期为30a,基准率为1998年初,效益和年运行费从2001年开始等额发生)表明:经济净现值为6462.55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2.54,经济内部回收率为21.06,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