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总量全国第一,有责任也有条件率先发展现代农业。本文概述了广东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东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基于SWOT分析进一步提出探索科技驱动、产业联动、要素拉动、装备带动、市场推动"五大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全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种植业产量数据,在县域层面上分析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方法]在通过区位熵模型计算农业专业化指数的基础上,引入重心模型和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探究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集聚效应。[结果](1)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尤以2007—2016年提升速度最快,这种变化趋势得益于广东省专业镇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2)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目前已在粤北(河源市和梅州市西部)、粤西(阳江市)和珠三角(江门市)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蔬菜专业化集聚优势区基本未发生变化,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和东莞市等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瓜果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种植区域分散和相对集中并存,专业化集聚优势区从粤北地区转移到珠三角及偏北区域(肇封开县、德庆县、郁南县)。桑茶专业化区域重心从广东省东北部转移到西南部,目前在粤北的云浮、粤西的茂名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区域,但规模较小。(3)广东省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专业化格局。粮食专业化产区的空间布局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决定了蔬菜专业化产区的分布呈现杜能模型的圈层结构,瓜果和桑茶专业化产区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结论]应从优化调整农业专业化空间布局、突破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农业示范区标准化的传播机制,加快标准化技术传播,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本文运用“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的传播机理对农业示范区的标准化传播机制进行剖析,并结合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现实情况,对示范区的标准化传播障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总目标,是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方法]在系统阐释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经营者素质、国际竞争力、农民收入、绿色发展等7个维度23个指标的农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6年省际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结果]除上海、山东以及天津等部分省市外,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其中上海的综合得分最高,山西综合得分最低;各省在产品质量、产业效益及国际竞争力维度的地区差距明显,而在经营者素质、生产效率、农民收入、绿色发展水平维度差异不显著。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其次人力资本和农业投资的增加也会有效提升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农业资源禀赋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应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龙头效应,发挥地区农业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以促进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