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3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览会像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不同时机有不同的适应方式,虽然去年台北艺博会造成很大的轰动与创造很好的成绩,但在全球景气欠佳的现况下,此次2009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台北艺博会)将目标着重在更完整的规划、更高水平的参展画廊、更优质的藏家服务上。今年将重心放在筛选博览会展商的质量、主题策展规划与执行、国际藏家邀请与展场质量服务的提升。以台北艺博会16年的主办经验,面对全球经济起伏调动,我们仍可以到预估参观人潮将会比去年更多,博览会将呈现更精采、精致、多元的面向。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北京的艺术商店,以依托于艺术机构的艺术商店来看,除了以下重点采访的伊比利亚艺术商店和尤伦斯艺术商店以外,还有今日美术馆礼品中心,地处百子湾路,人流量虽然没有798艺术区多,但更有针对性,空间面积也很大。反观由画廊所经营的艺术商店,如东京画廊的艺术商店,商店面积虽然很小,但其艺术商品却有典型的日本人做事情严谨的态度,很多商品都很精致漂亮,让人有掏荷包的冲动。此外还有"这个店",这是由维他命空间在北京建外SOHO15号楼下开的一个小店,一个真正的"艺术"商店,他们老板说一天只要有2个人进去就可以了,志不在盈利。  相似文献   
3.
成立于1989年的诚品画廊,在创办人吴清友的坚持下,始终以华人当代艺术的扶植与推动为目标,其选择华人当代艺术这个充满不可预期与风险的领域,是因为渴望与深具潜力的华人艺术家与收藏者们,一同书写历史。这份根植于诚品人血液中的理想性格与使命情感,使诚品画廊得以超越即时的成功与获利,打造出兼顾艺术创作与艺术收藏领域所肯定的品牌。  相似文献   
4.
十一长假,去哪里消费?到香港苏富比吧!将于10月2日至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秋季拍卖会的香港苏富比,准备了超过3200件珍品,包括现当代中国及东南亚艺术、传统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珠宝、腕表及洋酒等多件拍品,总估价逾16亿港元(2亿美元)的拍品。有心要购买的买家们除了亲历现场、电话竞拍之外,香港苏富比还在其官方网站(www.sothebys.com)上准备了网上竞拍的服务,全方位地网罗各处潜在商机。  相似文献   
5.
9月份即将在故宫午门展厅展出的《卡地亚珍宝展》是卡地亚在世界知名博物馆中展出品项最多的一次,回溯卡地亚艺术典藏系列展览活动已有25年的历史。世界众多顶尖博物馆都曾力邀其展出,包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97年)、伦敦大英博物馆(1997-1998年)、巴黎小王宫博物馆(1998年)、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1999-2000年)、上海博物馆(2004年),以及近两年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2007年)、首尔德寿宫博物馆(2008年)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2009)等。  相似文献   
6.
刘品毓 《致富之友》2009,(11):56-59
1973年苏富比作为第一家进军亚洲的国际拍卖公司.首先在香港文华饭店举办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1980年在仇炎之私人收藏拍卖会上,2只明成化的"斗彩鸡缸杯"以528万港元、418万港元成交,中国文物在香港拍卖交易市场上的买气逐渐被苏富比点燃。1986年佳士得国际拍卖公司接着进军香港,开始中国文物在香港拍卖交易的业务,此后这2家国际跨国拍卖公司每年春秋拍卖交易的成次状况,成为艺术品价格参考乃至艺术品市场的指标,而香港因为交通地利之便,加之商品交易无关税,文物在买卖流通上也没有法令障碍,使之成为亚洲拍卖交易市场的重镇。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成立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国古代、近现代书画为重点,油画、瓷玉杂项、篆刻和古籍善本诸项并举的综合性艺术品拍卖公司,向来在印章、砚台、历代供石等文房系列以及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等专场以视角独特和业绩优良领军于艺术品市场,影响覆盖港、澳、台及东南亚,并因此而赢得"江南第一槌"的盛名。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溯20年,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们正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古典写实艺术阶段迅速跳脱,进入西方当代语境。尽管他们能够捕捉西方前卫语汇且抱有极大的社会政治热情,短短数年竟把欧美一个世纪的创作形式走了一通,促成风格别具的当代繁荣。而时过境迁,表面的移植因为观念的孱弱令活力式微,因为根系缺失渐使表现手段流于程式。相较而言,西方艺术本身因其历史脉络。理所当然地在其文化背景中继续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和社会价值。科学与理性激发现代主义对各种形式风格与表现方法的实践以实现对古典程式的反抗,一如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再批判及解构。回头重审西方现代主义概念的历程,从现代艺术衍生的视角发掘后现代乃至当代艺术生根的土壤,意图借其中经典的案例为旧有认识填补新知,或更提供重新思考的门径。此次铸造艺术馆展出撷选馆长施力仁先生近30年在现代艺术史上从罗丹到安迪·沃霍尔等6位名师41件作品,内容涉及油画、版画、雕塑等形式的收藏,是一个不可错过展览,而施力仁本人的收藏与艺术经营经验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谁是下一个杰出艺术家"是一个美国艺术家海选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引起许多讨论,本次的外媒之音节选其中的较有意义的讨论,对于现在艺术圈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运作,这个节目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来思考此类节目在国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25日至5月24日在台北当代美术馆展览的第七届"台新艺术奖入围展",以实际行动打破在金融危机过后企业停止赞助艺术的迷思。这个展览代表了台湾企业对艺术赞助的认识成熟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