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东北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温度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正在给全球及区域层面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加复杂的影响.适应气候变化也越来被广泛接受和重视,并视为与减缓同样重要的缓解与策略.因此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由于适应气候变化更倾向于区域层面和具体领域,所以目前,适应方面的研究及进展都非常有限,对适应技术和措施开发很不深入,不能满足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粮食生产与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科学热点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尤为敏感.对气候变化情景预估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本文针对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正负效应及可能影响,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建设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加强农业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农业产业的特性以及防灾减灾的基本规律与要求等考虑,研究探讨了以推进经济发展为基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与推广,公众参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等8个方面的未来适应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模式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发展观及发展模式时发展道路及发展结果的影响与决定作用为切入点,阐述了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通过对新时期县域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3种循环经济模式,以期为同类问题研究与实践提供商榷或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尤为重要和紧迫.文章分析了我国在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与具体措施,并进行了相关评述.提出了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向与措施,包括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用示范,增强公众意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要素及其现实中的主要类型;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如何依托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日趋突出。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营口市柳树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指出当地污染源主要来自固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畜禽生产中的排泄物3个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建昌县的耕地资源及农业发展现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对建昌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昌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辽宁省22个县的192个村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掌握了辽宁省种粮大户的分布、从业者、生产和效益等现状,发现存在产业化程度低、资金缺乏、经营者素质较低等问题,认为辽宁省种粮大户总体还处在提供初级农产品和简单规模扩大的初级发展阶段,提出从土地流转与整理、配套服务体系、金融与保险、教育与培训等方面提高种粮大户的生产能力与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