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吴丽媛 《价值工程》2011,30(29):309-310
我国公民对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仍处于"有限参与阶段",究其原因是公众自身能力有限,参与的信息不对称,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参与机制理论滞后。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对策: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发展第三部门、增加政府管理透明度、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内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如何处理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区内居民生计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方法]利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影响"专题调研的272份问卷,实证研究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结果]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中有利影响体现在通过发展旅游增加区内居民收入、为区内居民寻找替代产业和能源、对区内居民生计提供政策扶持等方面;不利影响表现为限制资源利用、野生动物肇事、旅游收入分配不均、忽视居民利益等方面。区内居民生计面临问题有缺少资金、缺乏生计技能、生计方式简单、缺乏生态补偿制度。[结论]建立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限制了区内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制约了社区经济的发展,使区内居民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增大,影响了区内居民生计。并对此提出3点建议:(1)加强区内居民生计技能培训;(2)寻找合理的区内居民替代生计;(3)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