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农业经济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一、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农业直接补贴是政府将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民或者直接让农民受益的一种补贴方式,包括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由于这两种补贴方式都直接让农民受益,政府的政策效果容易显现,  相似文献   
2.
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认为关键是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在认识上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在实践上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做。下面,结合本职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部门预算的理论、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推行部门预算为重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已在中央本级和部分省市进行了两个年度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云南省在编制2001年省本级预算时也试编了部门预算。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反思,我认为还需解决一系列问题,才能达到改革目标。本文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取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涵盖了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各项目标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和把握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行了创造性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通览十七大报告,感到内容全面、内涵博大精深、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等原因,现阶段支农资金多头管理和使用分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转变职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根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定具体措施办法。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心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鉴此,笔者根据云南省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实际工作感受,认为要顺利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建出一套切实可行、确保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质是农业管理体制、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农业经济结构向高级化、现代化演进的过程。鉴于农业特别是云南省农业的弱势地位,要加快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必须充分运用财政的各种政策手段,积极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今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鉴此,云南省委党校第二十六期中青班第六调研组,日前围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