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构建公平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璠 《农村经济》2005,(12):26-28
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二元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城乡差距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质和量以及机制的完善上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汽车产业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应运而生.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供应链金融运用于汽车产业的优势,系统分析了汽车产业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郁广健  吴璠 《商业时代》2005,(23):51-51,53
现代商业的连锁经营,营销方式、商店功能以及资本运营多样化的趋势,要求建立新型的市场化的银企关系。为建立健康、稳定的银企关系,不仅要求银企关系的范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而且对银行、企业和政府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吴璠 《江苏商论》2005,(10):75-76
通过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本文指出工商企业在拓宽和抢占农村消费品市场时,其市场的定价、产品与渠道等营销策略应针对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变动趋势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的比较,着重阐述了金融发展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明确政府金融职能,引入民营金融竞争,以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论促进公平经济增长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仅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11倍,已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而且农民的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992-1993年的水平,比城镇落后10年。在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资料中,中国也是城乡收入差距超过2:1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与金融体系的重新架构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璠 《农村经济》2005,(4):70-7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正规金融撤离农村,农村资金的供需缺口加剧、民间及地下金融组织迅速发展和相应金融法规与监管制度缺乏引发出了许多的问题与风险表明,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已不能仅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而应该在一个“大系统”的范围内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制、建立多层次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逐步放开民间金融市场等等。  相似文献   
8.
增强就业承载力是有效发挥中小城镇人口城市化作用的基础。文章以数据的经验特征为假设前提,分析了工资持续上涨对要素配置、地租等的影响和使大城市与小城镇产生的空间分异现象。通过分析认为,“去工业化”会造成低技能劳动力的再就业难题,服务业资本密度的提高和规模经营又会不断提升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而房价和生活成本的过高则会严重削弱消费效用;同时,中小城镇在承接制造业转移、优化服务业结构和推进农业衍生产业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优化就业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