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骏  吴鸣然 《水利经济》2016,34(3):10-12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上升为影响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成因,建立村集体与农户间土地生产方式博弈模型,博弈分析表明:农村面源污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地方政府的监管对农民的经营方式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政府除了要加大对污染物末端的技术治理外,更应该重视源头控制,即由地方政府运用适当的治理政策对农户行为进行调节,从而将农户高消耗、高投入的传统经营方式转为更加注重环保的生态型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2.
首先利用DEA方法并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计算了2009—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效率,然后使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生态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3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效率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得较为平稳,在横截面上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人均GDP和偏东的地理位置会对生态效率产生积极影响,而产业结构和人口密度则会产生消极影响。指出:为提升地区生态效率,政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而缓解地区发展差异和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3.
吴鸣然  赵敏 《水利经济》2017,35(3):63-68
首先运用SEDEA模型和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计算2010—2014年中国七大区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效率,然后使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业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间中国不同区域的农业效率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得较为平稳,在横截面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总体上,效率由高到低的区域为东北、华东、西南、中南、华南、华北、西北;在影响因素中,经济条件、产业结构和教育水平都对区域农业效率呈现正面影响,面源污染对农业效率呈现负面影响。因此,为提升区域的农业效率,政府不仅需要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而且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还要重视面源污染对农业效率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