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5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外主要保障房建设资金支持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借鉴其有效运行的内在机理,从而就如何推进我国保障房资金支持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融资长效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以来,借助金融机构来振兴东北经济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因而金融机构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这一问题本介绍了Marco Da Rin和Thomas Hellmann的“金融机构对新兴市场和地区早期经济发展的催化作用”理论,同时结合这一理论谈金融机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案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潜在风险较为突出,未来支付压力很大。为了减小社会保障支出的负担和风险,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偿还、补充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另一方面则要求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有效管理和营运,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那么,如何实现社保基金的增值、保值呢?本文主要从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组合入手,通过借鉴国外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情况,看如何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对社保基金进…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绿色金融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举措,在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共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果,政策支持体系的逐步完善和不断推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制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等因素,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在深入研究分析西方先进国家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就如何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助推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在遵循西方国家一般规律的同时,因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市场化与工业化相交织、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重叠等特征。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动力、阶段、推进机制等特征的深入研究,揭示当前金融支持所面临的主要不足及挑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天津农村金融创新的基本情况后,针对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金融支农所面临的新困难、新问题.就如何在“大城市、小农村”经济结构中推动建立健全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进一步开展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中明 《活力》2010,(2):122-12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尽管这条道路在后来看来并不是十分完美,但它毕竟是特定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的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探索,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思路。今天我们追寻和探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对于我们追根求源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作为现代化建设根本指导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主要介绍了开发性银行业务中的3种风险(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及其评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简单阐述了对我国开发性贷款项目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被主权货币所取代。但近年来,随着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的频繁下挫和当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定量宽松政策,以美元为主要外汇储备形式的国家面临严重的汇率风险损失和实际资产缩水,提高黄金储备规模由此受到广泛关注。对此,在深入分析全球黄金储备变动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一国只有根据其外汇储备的管理目标、风险偏好以及对经济发展长期走势的判断等因素来具体选择增持黄金储备资产的规模和时机并采取科学、审慎、灵活的管理策略,才能实现缓解外汇储备风险、维护国民财富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