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集团在全国各地出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集团内部的组织结构与产权结构有了许多变化。有些企业集团是以某些大型企业为核心组建的,另一些企业集团从原有行政主管体系转化而成;企业集团中有的成员经过股份制改造,成为上市公司,另一些企业经过兼并式联合加入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庞大的企业组织,最高层的管理幅度总是有限的,总是与一定程度的分权管理相联系的。因此,分权管理的企业集团需要适当的控制,要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将有利于民营经济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最大限度地利用民营企业的经济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加速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改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木材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国有森工企业改组改造,国有林区木材市场由自发形成、自觉培育转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大力培育国有林区区域性木材批发市场,提高其总体水平,完善体系、规范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当前国有林区木材市场建设的重点。1.发展区域性木材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区域性木材批发市场是国有林区木材市场的骨干,是地区间产销衔接的枢纽,直接关系到高效、畅通、可调控的流通体制的建立。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的主体,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中…  相似文献   
4.
5.
6.
1996年迎来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18个年头,回顾17年的改革历程,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现谈谈我们的看法。1.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D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经济体制改革10多年的实践和理论两方面要求的必然结果。回顾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难看出,我国最初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实践经验上不足、理论准备上也不足的条件下起步的。改革之初没有明确的目标模式。围绕要否有一个目标模式有过不小的争论。否定论者提出改革只需在实践中“边设计,边施工…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研究探讨了对商品林生产进行完全经济核算的特殊核算方式 ,即生产年度进行“预算”性质的核算 ;生产周期末进行整个生产周期的“决算”性核算 ;然后根据“决算”调整“预算” ,将长周期完全经济核算过渡到年度完全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10.
商品林生产特殊核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探讨了对商品林生产进行完全经济核算的特殊核算方式,即生产年度进行“预算”性质的核算;生产周期末进行整个生产周期的“决算”性核算,然后根据“决算”调整“预算”,将长周期完全经济核算过渡到年度完全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