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4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每年初冬之时,由于寒流的直接作用,鱼塘的水温会出现骤然下降的现象。其水面温差有时可达10℃左右。如此大的变化,有的鱼塘地出现上层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在一夜间全部死亡,水色也由绿色变成一种酱黑色,造成水体产氧能力严重下降,有的鱼池还有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等水质恶化现象出现。直接威胁到水体中养殖鱼的生存。很多养殖户由于本身知识上的局限,往往束手无策。下面我们就将其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不少水库都地处山里,四周居民不多,流入库内的有机质相对就很少。水体的透明度往往都大于50cm,属于瘦水。若非用于饮用水源,单作为灌溉用水,就必须人工投放有机肥或其它肥料,以利鱼类生长。但从有些水库投放有机肥的方式方法看,存在一定误区,需引起注意,现将几个施有机肥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秋季是一年当中鱼类生长的旺季。水温常在20℃左右,非常利于鱼类生长。但秋季也是为鱼越冬前打好基础的关键时刻点。有时一些细小的问题没在秋季处理好,就会给鱼类的越冬留下隐患。现就这一些细节问题做出以下分析:一、调节好水质鱼塘经过春夏近5个月的养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类构成较为老化。且种类多为温水性的种类占多数。秋季气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大水面养殖效益,放养高价值鱼种成了一种不错选择。鳜鱼作为淡水鱼类的名贵品种自然成了首选目标。但也有不少养殖户反映,鳜鱼的放养成活率不高,多在20%寿右。没能体现出太大经济效果。后经过不断总结,找到了提高放养成活率的一些因素,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