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近年来,为努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金湖县委出台《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明确简化登记手续、减免有关费用、落实优惠政策、安排扶持资金等扶持措施,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对活跃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的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建立,2003年至2007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达15060亿元,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亿万农民群众更多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农民兄弟们深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这两年,小孩读书免费了,看病的钱可以报销了,特别困难的领到低保了,土路变成水泥路了,喝上清洌卫生的自来水了,"超市"农家店开到家门口了,政府的培训让家人带着手艺出门打工了,还有,种粮食能拿到政府补贴了……  相似文献   
3.
金湖县位于江苏省中西部的江淮平原,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共有耕地51万亩,以一稻一麦为主。每到夏秋收割季节,浓烟四起,对县城居民生活和干道交通产生影响。如何化解秸秆综合利用难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呼唤新农民——农村人力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人们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总体上持乐观态度,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减少聚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给乡村转变和乡村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从江苏省金湖县农村的现实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后果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乡村治理,即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并不乐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民如何融入城市,也要关注农民主体流转之后的乡村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只有改革创新才有活力。近年来,金湖县消除"农业就是千家万户忙种田"的老观念,打破"种植就是种粮食"的旧框框,勇于改革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金湖县积极开展农业农村工作创新,深化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具体的表现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7.
欣立芹是江苏省金湖县银集镇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现年41岁。然而,当她与"老龙窝"联系在一起,她就成为"老龙窝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为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带动农民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金湖县老龙窝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4月,是一家从事食品研发、生产的企业,现有社员166名。2011年,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7万多元,带动周边农民增加收入2800多万元。正如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8.
正县域经济处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基础环节,必须深入推进,务求实效。突出新型主体挑大梁土地确权打基础。淮安市金湖县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应用试点县、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该县实施的成立组织、宣传发动、业务培训、核定信息、逐户测绘、公示核实、发放证书和检查验收的"八步工作法"在全省推广。全县10个镇108个村6.2万农户,实测面积56.79万亩,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我国用不到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这是被公认为了不起的壮举。这其中农业科技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丰收,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有关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2%,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等依赖进口;70%以上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依赖进口。这三组数据表明,与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  相似文献   
10.
金湖县位于江苏省中西部的江淮平原,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共有耕地51万亩,以一稻一麦为主.每到夏秋收割季节,浓烟四起,对县城居民生活和干道交通产生影响.如何化解秸秆综合利用难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