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宫同瑶  王蔚 《山东经济》2013,(1):126-131
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与当前农技推广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不相适应。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从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生产者四大行为主体的角度入手,这些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未来研究可以围绕不同的推广组织形式对农技推广活动的影响、如何强化不同利益主体的分工协作关系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现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破除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现状的研究主要从三大主体的角度入手: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推动者——政府,从培训理念、培训体制机制、培训经费投入及培训相关配套政策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施者——培训机构,从基层培训机构建设、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师资力量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接受者——农业生产者,从农民对科技培训的认识及其文化素质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未来研究应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财政支持政策的分类界定、统计分析与绩效评估;同时,考察不同培训机构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施效果以及实证分析各类新型农民精英的科技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3.
偏好差异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一般均衡模型,使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考察本土偏好和地区偏好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在农产品的消费中存在显著的本土偏好;本土偏好的存在增加了双边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中国国内3个地区在农产品的消费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偏好;地区偏好的存在减小了双边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即增加了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从边境效应的角度检验了贸易壁垒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7年,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下降了49.6%,贸易壁垒下降带来的进口贸易的增长高于出口贸易的增长。除西北地区外,中国其他七个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贸易壁垒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贸易壁垒的下降使得沿海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及出口贸易的增长超过内陆地区;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对东盟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增长快于国内其他地区。本文的模拟方案表明: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变动增加了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而贸易成本的下降显著降低了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