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新时期农村土地产权激励机制构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业问题的焦点,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关键。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依旧困境重重,所有权主体界定模糊,缺乏稳定性和排他性,流转机制残缺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新时期,为了顺利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唯有全面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性地构建一套长效的产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产物"。从效能择定角度,明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其关爱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将面临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工作落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制度化的形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则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间,农村人口发展态势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移民潮”催生了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庞大,地区分布不均匀,且发展趋势也相对复杂,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类型:单亲监护、隔辈监护、亲戚或朋辈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其每种监护类型均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利弊.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结构,厘清其动态框架与监护类型的利弊,将有助于化解该群体的利益补偿和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以及附着于土地之上的一系列利益.虽然我国已建立了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但现行的机制仍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不仅制约了农民合法利益的获得,更阻碍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要均衡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利益_二者之间的关系,唯有尽快突破现行机制中的种种困境,构建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式的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学浪  笪晨 《农村经济》2020,(1):137-144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农村土地流转、社会关系网络、话语权力等方面的顶事件社会风险源,而该层级风险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即进一步演变成中间和底事件等级的社会风险源,进而形成其市民化的社会风险。基于相关文献综述,建立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源的"变迁—结构—话语"分析模型,以此分析其市民化社会风险源形成的逻辑理路。同时,从市民化意愿、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方面,探索出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源的防范策略,以规避和消减其市民化的社会风险及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阻碍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因,从而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以及效率与分配的平衡。通过梳理中国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提供经验启示: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新格局,进一步探讨中国共同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