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张宜红 《企业经济》2015,(2):117-120
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必由之路,也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优势明显、生态产业基础良好和生态实践经验丰富,正是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GDP至上的政绩考核观、经济发展仍然不足、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培育生态经济体系、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四方面提出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主要路径,进而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生态经济政策、提高民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放房改房交易市场是启动住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就目前几个省市试点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即使上市交易较多的上海、江苏等省市,上市交易已售公房也只占很小的比例。为什么二级市场交易不旺呢2从现象上分析,主要存在实施时间不长、观念未转变、信息网络未建立、产权手续未到位、市场机制不全、交易程序和手续繁杂等原因,但从体制等深层次来看,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从体制和政策因素分析,实物分房的末班车促进了住房建设。实物分房体制的延续,使职工需要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系统论、分工深化等理论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探索生产性服务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形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态效益最大化。方法 文章在梳理生态农业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理清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生产性服务等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并以江西林下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例,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及三产融合实现方式。结果 (1)生态农业产业化需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拓展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等多种生态模式;(2)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提供,注重生产性组织培育和支持;(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践行生态农业认证机制和生态农业绿色清单制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探索和江西现实依据。结论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选择,而生产性服务则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宜红 《老区建设》2009,(16):33-35
文章重点考查南昌市传统农区非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16个村的调查分析,主要结论有:传统农区非农产业不发达,以个体、私营为主,并且呈规模小、分布零散的特点,传统农区内部各村非农产业发展情况由于区位、市场或农业产业化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