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水淡化作为稳定、优质的增量水源,是解决京津冀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紧密围绕京津冀水资源安全战略,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客观分析京津冀海水淡化现状,使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海水淡化补给京津冀水资源供给进行了战略分析和选择,并从加大海水淡化科普宣传教育、加强京津冀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充分释放已有海水淡化产能、建立海水淡化区域供水工程、突破大型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瓶颈、构建自主海水淡化产业链条等六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水淡化是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利用层次分析法,开展了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从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条件3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影响作用权重进行了计算。以全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为研究目标,对其海水淡化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沿海省(区、市)开发利用海水淡化的潜力由大到小分别是:河北、浙江、山东、天津、江苏、辽宁、海南、广东、广西、上海、福建。最后,结合影响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从战略定位、试点示范、财政补贴、自主创新4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海水淡化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分析和比较不同技术海水淡化系统的投入产出,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开展反渗透、低温多效、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的能流分析及能值计算,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能源消耗是海水淡化系统最主要的能流输入,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产品水的太阳能值转换率最低,能值产出率(εEYR)最高,环境负载率(εELR)最低,能值可持续性指标(εESI)最高,因此从能值分析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建议新建海水淡化项目优先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水淡化工程大规模发展的海水取水问题,通过总结美国海水取水相关政策措施,结合我国海水淡化工程取水、用海等现状,从加强海水淡化工程取水口用海监管、研究出台针对海水淡化工程用海管理政策、出台有关海水淡化工程取水设施优化的技术导则等方面,提出我国海水淡化工程取水管理建议,为工程安全稳定运行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