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通过生态工程技术来维护与提高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是未来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新理念,也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在对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原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的技术整合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生态防护林地技术、自然保护区技术、生态园区设计技术、水源地保护技术、市区绿地系统规划技术、文物古迹保护技术、环境影响监测评价技术等进行整合,可为壮大中原城市群地区的生态资源与保障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郑州都市区镇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镇域为研究单元,以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为测度指标,采用GIS空间分类、ESDA等空间分析技术,根据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理论,分析2006-2010年郑州都市区镇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济空间格局总体呈“轴带+市区”的空间扩散态势;第一、第四级水平的乡镇变动幅度大,中等层级水平的乡镇变动不明显;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存在空间集聚效应,2006-2010年之间High-High区、Low-Low区分别增加6、7个,High-Low区由18个骤减至9个,Low-High区小幅减至14个,乡镇经济整体与局部协调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基于研究结果从区位条件、宏观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中心城区的规模与竞争力等方面进行驱动因素分析,进而提出突出乡镇主导优势产业、实施差别化发展政策、加强集镇区规划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区竞争力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原城市群镇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百度检索量指标分析了中原城市群镇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了其与实体经济空间格局的差异。研究发现:①从空间分异格局看,高值区呈现出"两个核心集聚区、一个相对集中片区和广布的斑点式扩散区"格局,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沿太行山脉的西北部和以驻马店、信阳、周口为核心的东南部"两大片区。与实体经济格局对比发现,高值、低值的分布范围有类似之处但程度远不及实体格局,破碎化、斑块状分布现象明显。②从空间关联格局看,显著HH区、LL区的分布格局与空间分异格局有类似之处但范围有所变化。与实体经济格局对比发现,显著HH区、显著LL区的分布范围和集聚程度明显较实体经济格局缩小、弱化,连绵分布态势下降很多,但整体的空间自相关指数差距不大。③从影响因素看,基于百度检索量的虚拟经济空间格局虽受乡镇经济实力影响但解释力仅有20%~30%,而更多受人们关注主题的影响。其中高水平区乡镇在经济发展的引领下表现出与企业宣传、政府报道、社会民生、资源禀赋、热点事件等相结合的链式搜索效应;低水平区乡镇受乡镇经济实力的影响不大,而更多地体现出社会民生事件,反映出低水平区乡镇亟需提升经济实力和增强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开封菊花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菊花花种培育中心、栽培中心和游览观赏中心,有"菊城"之称。开封旅游在菊花产品的开发方面,仅是依靠一年一度的菊花节游廊观赏带动菊花产业的发展,以菊花为产品、服务的旅游尚未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从旅游活动的基本环节出发,挖掘菊花在游客"观"、"吃"、"听"、"购"、"娱"过程中的各种价值,打造具有菊城特色的开封市菊花产品、服务,为开封旅游业发展提供一种"菊花"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C2C店铺服务质量指标,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县域尺度下中原城市群C2C淘宝店铺服务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欠佳、低质区数量总占比超过85%,反映出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的客观现实;服务优质区较少且组团效应不明显,反映出高水平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市域尺度相比,县域尺度更能反映局部低值地区的优质增长点。②空间关联的四个类型区呈现出"L-L区范围大,H-H区、L-H区和H-L区范围较小"的特征,整体空间形态呈现出以郑州市为中心"H-H"—"L-H"—"L-L"的环状扩散。与市域尺度相比,低值塌陷区的局部H-H区、H-L区被凸显出来。③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以四级联系轴为主,与前三个等级联系轴共同塑造"一团一带多核心"的网状格局。与市域尺度下以郑州为核心的放射状格局不同,核心辐射区明显减少且局限在郑州都市区范围。④从影响因素看,信息化水平是影响C2C店铺服质量空间分异的最重要因素;地形与区位条件已成为网商发展的基本要素,而作为制约因素的"障碍"作用愈发弱化;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C2C店铺服务质量提升起基础支撑作用;专业化经营对知名品牌的孕育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直接因素,影响着C2C店铺的经营理念与开拓创新;宏观政策所营造的外部环境对C2C淘宝店服务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均、地均指标构成的经济密度综合指数,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整体、省域、市域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密度2005年之前缓慢增长,2005年之后快速提升;省域经济密度呈现“河南湖北争先,山西湖南安徽力争第三,江西垫底”的局面;市域经济密度格局整体较稳,局部变动明显.总结中部地区整体、省域、市域经济密度的变化特点及成因,提出“一个支撑点,十个增长点、一个成长片区、两大增长带”的空间发展格局,并得出中部经济密度格局变化中自然基础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起了重要作用,且社会服务因素作用日益强化,自然基础作用日益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