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5篇
农业经济   1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农村改革,要把稳定家庭承包制,健全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基点,扎实抓好村一级范围内的配套措施。 首先要稳定家庭承包制,稳定家庭经营。任何动摇家庭经营这个基础的主张和意见,都是错误的。建国40年来,最成功的改革莫过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2.
当耕地日减,地力日衰的现象如洪水泛滥一样在全世界漫延的时候,没有哪一个问题比保护耕地、保护地力令人刮目了,而当世界各国找到了法制的力量保护耕地之后,没有哪一件事情比保护地力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我们这个人均仅1.5亩耕地的国家,不少地区也出现了乱占耕地和地力下降的问题,这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更令人担忧,因此,保护耕地和保护地力更是我们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大事;近年来,保护耕地呼声渐高并已有法可依,但保护地力却仍被忽视且无章可循,所以,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意义上对保护地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创了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促进了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进一步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要靠科学经营和技术进步,需要增加物质能量和技术装备的投入。 投入多 产出高 效益好 农业生产是一个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过程,遵循着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  相似文献   
4.
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在于实现粮食商品化。如何达此目标?纵然路有千条,但始于足下的共同起点是,正视糕价跌入“谷底”的现实及其背景,探求粮价走出“谷底”的模式,改善粮价走出“谷底”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90年代,我们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怎样解决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正确把握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我认为,深化改革首先要稳定现有政策,认真落实好已出台的改革措施,在稳定中求发展。所以,深化农村改革,要把稳定家庭承包制,健全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基点,扎实抓好村一级范围内的配套措施。同时,积极搞好农村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我国农业建设经历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发展,有曲折;有成绩,有失误。有着深刻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总的来讲,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妨碍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根源是左倾错误。其次,农业技术经济战略上的失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  相似文献   
7.
8.
1984年全国首次出现卖粮难以后,1990年再度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解决以“卖粮难”为重点的粮食流通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在更大的范围展开了讨论。 在这场讨论中,各界人士畅所欲言,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农业部长刘中一在一次答记者问中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他说,形成卖粮难的主要原因是宏观调控不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为农业机械化事业作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功绩卓著,不容置疑。然而,进入80年代以来,农业机械投入减少,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农业机械化问题已到了必须再度重提、商讨对策的时候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在客观分析机械投入现状的同时,明确回答那些至今令人困惑的难题;最后,拟从几个重大方面探讨增加机械投入的宏观对策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实质上是一个物质能量转化过程,投入多才能产出高。增施肥料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主要措施。从系统的观点看,农作物所需要的肥料可以看作为一个系统;氮、磷、钾三要素和各种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可以看作为组成这个系统的因素。各种元素比例是否合理与产出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农业经济效果出发,用系统科学观点讨论农作物施用氮、磷、钾的合理比例问题,以求有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