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西土地流转风险防范不断加强,土地规模化经营得到发展,种粮大户明显增多,已成为江西水稻种植新型经营主体。因此,基于种粮大户角度思考江西稻米产业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在分析江西稻米产销形势基础上,基于对观察点种粮大户的调查,系统分析稻米产销中存在的困境,并从生产和销售两条线提出应以产业振兴提振乡村发展,推动种粮大户自觉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朝着绿色优质品牌创建方向转变,推动稻米产业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西是一次能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也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随着江西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趋旺盛,随之带来的能源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适应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能源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江西能源供求平衡及江西新能源产业发展潜能进行分析,提出江西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推进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江西省20个粮食主产县408份农户调查数据,在理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生产"十三连丰"的内在逻辑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接着,引入农机作业服务和农业科技培训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机作业服务和农业科技培训是否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龄农业劳动力会给粮食生产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农业科技培训暂时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从农业科技培训意愿、认可度、应用水平和依赖程度等方面,分析当前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科技培训对粮食生产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差异化特征,对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2004—2018年长江流域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测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1)2004—2018年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农业经济系统发展较为滞后,且两者在总体上、区域间、省份间各有差异。(2)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且耦合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区域表现有所差别。(3)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阶梯式上升,协调等级常年稳定在初级协调状态,且中游相较于上、下游协调发展水平更好,区域内差异更小。(4)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现出波动走势,且基尼系数有扩大趋势,超变密度贡献率均值最大,但在考察期内,区域间差异与超变密度轮换构成影响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突破区域发展壁垒,推动农业资源要素在自由流动,激发区域农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新动能,进一步缩小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江西省20个粮食主产县的40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老龄甚至高龄农业劳动力是否会影响粮食生产效率。如果会,机耕、机收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方法]运用Stata 14软件,引入机耕、机收服务两个调节变量,区分老龄和高龄农业劳动力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老龄农业劳动力暂时并没有显著影响粮食生产效率,而高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如果粮食生产过程中能得到机耕、机收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都可以显著降低高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为了缓解高龄农业劳动力给粮食生产效率带来的负向效应,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政策优化--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政策作为扶贫的重要工具,对加速贫困地区脱贫、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江西省在不断完善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政策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政直接投入产业扶贫比例小,扶贫带贫减贫能力弱,扶贫形式单一,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对接差,财政支持产业扶贫缺乏着力点等。为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统筹完善财政支持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建立财政支持产业扶贫过渡机制;拓宽加大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投入;构建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细化实化财政支持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适当扩大财政支持扶贫产业覆盖范围;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容错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7.
传统服务业是指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传统服务业发展迅猛,但行业的员工流失率却居高不下。本文基于传统服务业的特点,从  相似文献   
8.
我国芦笋产业布局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却不是芦笋生产强国。该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及调查和文献研究法,对我国芦笋现状及产业布局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芦笋存在产业缺乏完整的布局规划;小农生产模式普遍,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芦笋加工企业小而散,深加工程度不够;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滞后,未真正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芦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正视这些瓶颈,以优化芦笋产业布局为着力点之一,提出重力打造湖北黄陂﹑山西永济﹑山东曹县﹑福建东山等四大芦笋产业基地;构建芦笋产业八大集群,形成产业规模、集群优势;推进重点加工企业基地建设,打造中国芦笋知名品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加快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煤、电利益间矛盾突出的时期,国家对缓解煤电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使煤、电产业间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缓解煤电矛盾政策出台的背景,同时总结了这些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引领农业产业化、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各级政府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因此,选择具有引领、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认为,“自生能力”是龙头企业发挥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在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中需要着重考察。建议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办法中把龙头企业“自生能力”明确列入认定考察的重要方面和运行监测的考察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