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正> 缢蛏为海产经济软体动物,俗称“毛蛏”(本地)、亦称蛏(福建)、蜻(浙江)。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蛏干和蛏油,畅销国内外。 缢蛏在我市沿海滩涂虽也有自然分布,但面狭量少。在60、70年代曾形成过一定的生产能力,以后由于长期的只捕不养等原因,自然资源日益衰竭,基本上形不成产量。为了恢复和增殖缢蛏资源,我局组织实施了缢蛏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近3年的推广,到2002年全市5500亩适宜缢蛏养殖的淤泥质滩涂基本开发利用。项目完成后,年新增缢蛏产量182万公斤。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推广的河沟优质高效养殖技术,概括地讲是“四改”、“四创新”。即改传统养鱼为鱼蟹混养,在放养模式上搞创新;改常规养蟹技术为促控养蟹新法,在养殖技术上搞创新;改一病一治为综合防治,在防治技术上搞创新;改“良莠齐纳”为真假辨清,在引种技术上搞创新。 1、改传统养鱼为鱼蟹混养,在放养模式上搞创新。 河沟传统的养殖方式是单纯养鱼,粗放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在推广平涂缢蛏养殖技术过程中,着重抓了苗种运输技术、养殖场地的选择、蛏苗的播放和密度、养殖期的管理、敌害的防治五个关键技术的推广。 1、苗种运输技术 我市近三年来缢蛏养殖发展迅猛,使本地苗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三年来,我们每年要从浙江玉环、乐清地区组织大批蛏苗,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