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已有大量农户借助电商平台参与网络营销。平台企业构建了一套制度体系确保网络交易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网络假货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究竟是强化还是弱化了农户的诚信经营意识?理论上讲,平台型电子商务既存在强化经营者诚信经营意识的正向机制,也存在弱化经营者诚信经营意识的负向机制,前者源自消费者维权机制以及卖家行为管制的制度设计,后者源自平台型电子商务一定程度上为售假提供了便利渠道。文章基于江苏省沭阳县95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电子商务采纳对农户诚信经营意识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不同角度所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也都得到一致的结论。研究还发现,电子商务采纳对受教育程度较低、品牌化意识较弱以及网店经营期限较长的农户的诚信经营意识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的改造与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化问题,也是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研究和解决城中村改造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有利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和城乡不平衡状况的改善。2004年至2007年广州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城中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笔者认为,房地产热对于城中村的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增强城中村部分经济社会功能的同时,也让一些原本就已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变得更为严重。通过反思过去几年的这段历史,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房地产市场与城中村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吸取经验,扬长避短,增强对未来类似问题的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3.
直播电商集网络直播与电子商务的优势于一体,发展十分迅猛,正日益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服务场景理论为逻辑基础,构建“场景革新—价值重构”分析框架,用以引导对直播电商型塑农产品上行的内在机理分析。相较于传统线下模式,直播电商通过营造高赋能的网络服务场景推动了农产品上行的价值重构,具体表现在直播电商模式使得农产品上行从长链价值传递转变为短链价值传递,从单一价值输出转变为多元价值输出,从单向价值独创转变为多方价值共创。为充分释放直播电商对农产品上行的价值重构红利,政府应重点围绕夯实农产品供应链基础、提升农民直播专业技能、加强农产品直播电商监管以及鼓励开展农产品直播行业自律等方面进行政策部署。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长于合作的群居动物,合作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合作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家喻户晓的三个和尚挑水的故事也许能够在这方面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展开矩阵分析,得出合作的基本条件、充分条件和促进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同一地区、相同产业的农户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先前经验、社会资本与电商采纳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若干研究假说,利用江苏省沭阳县895个花木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先前工作经历抑制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先前创业经历和先前培训经历促进农户采纳电子商务,社会资本不仅直接促进农户采纳电子商务,而且在"先前创业经历—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和"先前培训经历—农户电商采纳行为"的正向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政府应在遵循农户电商采纳行为规律以及尊重农户主观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孵化电商带头人,举办电商技能培训,搭建创业经验交流平台,合理引导农户参与电商创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江苏省沭阳县1009个花木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电子商务采纳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电子商务采纳能够对农户农业收入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利润率和销量的提升构成增收效应的来源机制;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加剧了农户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资本禀赋状况是导致电商农户增收差异的重要因素。政府应继续缩小互联网接入可及性的差异,为更多地区的农户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创业环境,同时要有意识地向贫困地区和弱势农户进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7.
经济权益是失地农民权益的核心,是其他权益的基础和前提.对R安置区的调查显示,当前失地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缺失,主要表现为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标准偏低、分配方式混乱、安置办法欠妥、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等,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地征收补偿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因此,完善这三项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曾亿武  傅晨 《南方农村》2012,28(6):40-43,47
本文根据广东省农民工调查数据,梳理当前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分析就业歧视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合广东省农民工就业政策经验,提出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测算2007—2011年?期间广东省农户农业科技需求能力的基本判断标准,并对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广东省农户已经普遍具备良好的农业科技需求能力,今后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激发出农户强烈的需求意愿,同时还要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提高低收入户的需求能力和技术采用速率,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发挥出缩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梦琴  傅晨  曾亿武 《南方农村》2013,(10):50-53,68
本文研究珠江三角洲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探索路径,指出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深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珠江三角洲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形成了建立全市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保”转“城保”和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三种路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碎片化”依然存在,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集体福利倾向严重。珠江三角洲继续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应加大制度整合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防止和克服农村居民参保的集体福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