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
3.
张新泰先生的《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和《天珍国粹·中国和田玉古玉器珍品~中国玉雕大师玉器精品品鉴与赏析》这两部书是姐妹篇,虽各有千秋,但均统一在一个主旨和大框架下,内容丰富,风格一致;相得益彰、互映生辉。这两部书共有的特色体现在两点。第一,文字洋洋洒洒,所论博深,所叙精彩。从中华玉文化史与和田玉文化史,到和田玉收藏鉴定与古玉收藏鉴定,到当代玉雕艺术成就与发展,都有精辟论述。尤其赏玉文字,不说字字珠玑,也是铿锵如玉声,光色如玉润,不乏难得一阅的美妙文字;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2~201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地区差异的基尼系数,并对其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对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地区差异仍十分突显。根据地区学前教育投入水平差异的形成原因,应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教育公平,支持民间投资,完善贫困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政府投入不足的状况.但依靠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的义务教育投入,不仅难以完全满足义务教育实际需求,且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入分配不公的格局.实地调查还发现,义务教育事权上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义务教育供给效率.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需要上级政府采取合适的干预机制,在均等地方财力的同时,着力解决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激励不足的问题.另外,要适当增加乡镇和村参与义务教育财政决策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调整和筹资模式的改变对全国义务教育生均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的影响.与改革前相比,全国小学生均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略有缩小,而初中则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前者主要是体制调整和筹资模式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主要是体制调整后占较大比重的生均预算内人员支出分布更加不均等引起的,有选择性的"一费制"也是扩大义务教育生均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变电运行是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性的基础,更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动力.然而,要想变电运行管理起到有效的作用,那么必须要保证变电运行设备的正常的运行.主要阐述了我国变电设备的现状,分析了变电运行设备常见的故障,并对变电运行中设备维护技术在设备故障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运用1999年和2003年两个时点的数据,对税费改革前后湖北初中和小学生均维持性支出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税费改革后湖北初中生均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明显缩小,符合体制调整的预期目标,而小学生均维持性支出地区差异略有扩大。对其变化原因的经验分析发现,前者缩小主要是由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调整所产生的集中效应引起的,后者扩大主要是由结构效应引起的,而结构效应是暂时的,因此它所引起的差异扩大也并不代表一种趋势,它会随着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完善而消失。同时还发现,在贫困地区中小学实行“一费制”是差异扩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一体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套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15年财税改革努力的方向。这说明建立公共服务型财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支撑点。财政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兴罗、李样云、梅建明博士、周成刚硕士就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特别是实现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的会平分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