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3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鳜鱼是一种以鱼虾类为食的肉食性优质鱼类,大面积精养需要大批量的饵料鱼配备,在我地精养这一点较难做到。经过多次的养殖探索,我地渔户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使鳜鱼养殖逐步大面积发展。这种生态养殖的特点是:鱼种放养量不大,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池塘水域中水草繁茂,野杂鱼丰富,水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公害培育技术培育草鱼种,可为草鱼无公害养殖提供充足的健康优质的草鱼种,是确保草鱼各养殖环节无公害的关键一环,其具体操作措施如下:一、产地要求。培育基地要求无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工业三废的污染,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等浓度符合《GB309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山东微山湖南四湖内起捕的青虾,个头越来越小,基本难觅大青虾的踪影,许多渔民产生疑问,青虾到底怎么了,为什么长不大呢?  相似文献   
4.
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体金线蛭叉名宽身蚂蟥,金边大蚂蟥,足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水生动物,以其破血逐瘀之功效,在医药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自然水域中,由于捕捞过度,污染严重,资源日益枯竭,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人工养殖宽体金线蛭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与体会,并参阅有关资料,将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简述如下,供有兴趣的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蚤就是浮游动物中的枝角类,是一种低等的甲壳动物,体长0.2-1mm,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其繁殖力强,生长快,营养价值高,是各种鱼、虾幼体阶段的良好饵料。枝角类的培养方式属间接培养,即先繁殖细菌和藻类,作为它的饵料,其基本方式如下:施肥→有机物分解→细菌、微小藻类→原生动物繁殖→枝角类的增殖。枝角类培育的最适条件为:水温15℃-25℃,pH值6.5-8.5,溶氧4-8mg/L,透明度30-50cm。具体培养方法如下:每亩用200kg的生石灰清塘后7天,将池水增加到0.5m左右,一次性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300kg/亩,3-5天后池水中的枝角类即可达到一定密度,…  相似文献   
6.
每 年 秋 冬 季 节 鱼 种 并 塘 越 冬 时 , 一 部 分鱼 种 池 就 空 闲 起 来 ,有 的 池 塘 要 到 来 年 5、6月份 才 予 以 使 用 ,闲 置 时 间 长 达 半 年 之 久 。利 用这 些 空 闲 池 塘 养 殖 青 虾 ,发 挥 青 虾 适 应 性 强 生 长 快 、易 饲 养 的 优 势 ,既 提 高 了 池 塘 的 利 用率 ,增 加 了 效 益 ,又 能 均 衡 青 虾 的 市 场 供 应 满 足 消 费 者 食 河 鲜 的 需 要 , 是 一 条 增 收 致 富的 好 路 子 。 一 、池 塘 准 备 用 于 养 殖 青 虾 的 池 塘 ,应 具 备 以 下 条 件 冬 季 水 深 能 保 持 1.5m ,水 源 充 足…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适合的养殖池塘。养殖黄颡鱼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10亩,水深1.5m左右,不宜使用淤泥过厚的老化池塘。池塘及其周围不能有污染存在,水源水  相似文献   
8.
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它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在生产实践中.克氏螯虾大多以混养为主,如成鱼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上,青虾的规格越大,其价格就越高,养殖的效益也就越显著,因此,在注意提高青虾单产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青虾的商品率。一、创造适合青虾生长的生态环境。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为提高青虾脱壳成活率,促进青虾生长,提高青虾的商品规格,在养殖水域必须设置水草作为隐蔽物,从而满足青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水草丛是青虾栖息、攀附、脱壳、摄食的优良场所,生长着的水草可吸收水中的养分以净化水质;通过光合作用,水草的存在利于增加水域中的溶解氧;高温季节,水草又可为青虾遮荫降温,幼嫩的水草茎叶还是青虾的优质饵料。苦…  相似文献   
10.
<正>鱼苗培育是乌鳢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乌鳢鱼苗娇嫩幼弱,抗逆能力较差,对管理操作有着较严格的要求,生产上操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鱼苗损失,因此在管理时必须十分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