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3篇
农业经济   5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把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某些方面,归因于光合作用是十分恰当和毫不夸张的。光合作用不仅为具有“叶绿体”的生物提供自身所需的营养,而且还为非“叶绿体”的生物提供赖依生存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细胞是食物链的起点,它们为动物、真菌和某些原生物提供食物,而这些生物都可被别种生物撮取、利用,从而形成了利用和再利用”的碳、氮循环。光合作用不但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的光能制造有机物,而且还不断地向大气层补充氧气。原核生物光合作用出现前,生命起源和进化至少有十亿年,又过十亿年之  相似文献   
2.
二次污染是指自来水在从水厂经供水系统输送至建筑物室内用水点的过程中受到污染而导致的水质下降,随着人们对水质的要求的日渐提高,二次污染的问题也越采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自来水给水系统的二次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浮叶植物的物质生产有一定特点,尽管有些叶子挺出水面或潜入水中,但是大多数漂浮植物都贴水面水平分布。叶子近轴面暴露在空气中,而远轴面与水接触。功能气孔分布在近轴面(A,B.Sinha与R.Sahal,1974;V.Kaul,1971)。气体交换多半发生在空气之中(生岛,1970),其光合效率可与陆生植物相比(生岛,1970;A.B.S(?)eha与R.Sahal,1974;土谷与岩城,1979)。同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相比,浮叶植物光合特点和光合生产力的研究是不充分的。有人通过气体交换和数学模型估测了浮叶植物Nymphoids indica O.Kuntze(生岛,1970)和Trapa natans L。(土谷与岩城,1979)的日净第一性生产力。但是,这些研究没有涉及到光合活动的季节进程和年  相似文献   
4.
根据石佛寺水库的特定条件和具体情况,提出了采用振冲法对坝基进行抗液化处理.文中对振冲法机理、处理方案、现场试验、施工方法、经验与教训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根据石佛寺水库坝基抗震加固处理的工程实践,认为应用振冲法处理砂土地震液化问题,质量有保证、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加固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并根据多年施工实践有针对性地阐述了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在寒温带和亚寒温带频繁地研究了湿地环境条件和植被发育的关系例如DANIELS与PEARON,1974;GORHAM与PEARSALL,1956;GRBEN与PEARSON,1968;HOGETSU等,1954;JEGLUM,1971;NEWBOULD,1960;WAUGHMAN,1981等等),但是在暖温带乃至亚热带这种研究却极为罕见。因此,作者根据位于日本中部暖温带茂原八积沼泽的综合研究,以连续发表的第二篇报告对这个问题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7.
给排水管线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对整个系统的施工质量影响很大。文中时给排水管线施工的实施程序中的几个重要部分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连续放牧利用牧草的生长和生产生理的了解,远远不如对刈割利用牧草的了解。连续放牧管理草地的生产潜力一直是一个有争论性的问题(Raymond,1981),提出这一管理方法的企图,还会遭到论战(McMeekan19556,1960)。但是,把植物生理学与家畜生产研究中应用的方法结合起来,可以为我们加深理解连续放牧下的生产生理学基础,以及为加速消除意见分岐提供有利条件。在作者(Parsons等,1983)的上一篇文章中,讨论了草地在连续放牧绵羊,保持二种对比叶(叶鞘)面积指数(LAI)时,叶和草冠光合作用的特点。在放牧保持LAI1.0的草地上,展开着的叶在光合作用上效率很高,它与幼嫩的、完全展开的叶共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西南部,Castanopsis Cuspidata Var.Sieboldii作为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天然树种,通常由它构成暧温带常绿栎林的正个林冠。在从山口县长门州北部延伸到岛取县东部的山阴地区,以该树种占优势的天然林保留在靠日本海沿岸的圣词和寺庙周围。从植物群落学的观点出发,许多学者已经调查了这些森林(SHIOMI,1971;FUKOSHIMA与SUZUKI、1983;NAKANISHI等,1979;HATTORI等,1979)。但是他们只提出有关该森林属于何种群落类型的各种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